|
|
第一水下混凝土技術性:電機控制調速技術性,PLC操縱繼電器調速保持水下混凝土、S管分派的更替調速。設備拼裝簡易,制造低成本,但電氣控制系統繁雜,返修率與維護保養成本費極高,非常容易耽擱施工進度是較大的缺點。第二水下混凝土技術性:液壓機調速技術性,徹底靠主液壓缸、分派小液壓缸液壓機數據信號的轉變保持姿勢調速。1、混凝土泵送、S管分派不用PLC電氣元器件參與,故障率更低,控制更可靠,產品的使用壽命大大提高
(7)在桿完全伸長時,嚴禁移動機體。在操作中需要移動時,桿的上部必須折疊固定,移動速度不得超過10公里/小時。桿不得使用超過規定直徑的管道,連接管必須用全帶固定。(8)各種儀器和燈在發現異常時,必須隨時監測,并及時調整或處理。如管道被堵塞,混凝土必須在必要時以反向操作方式返回料斗。拆管排除堵塞。
混凝土輸送管道應按工程和施工場所特點、混凝土澆筑方案配管。 縮短管線長度,不要使用彎頭或軟管。 輸送管道鋪設應全施工,便于管道清洗、故障排除、拆裝修理。 在同一條管線上,采用同一管徑的混凝土輸送管的新的、一天的管段時,必須將新的管道配置在泵的壓送壓力大的地方,使管道水平地垂直配置。 必須創建和列出管道圖各種管件、管連接環、彎管等的規格和數量,提出備件清單。混凝土輸送管應根據粗骨料最大粒徑、混凝土泵型號、混凝土輸出量的輸送距離,以及輸送難易程度等進行選擇。輸送管應具有與泵送條件相適應的強度。應使用無龜裂、無凹凸損傷和無彎折的管段。輸送管的接頭應嚴密,有足夠強度,并能快速裝拆。輸送管最小管徑為lOOmm時,粗骨料最大粒徑不能超過25mm,最小管徑為125mm時,最大粒徑不能超過40mm。垂直向上配管時,地面水平管長度不宜小于垂直管長度的四分之一,且不宜小于15m,或遵守產品說明書中的規定。在混凝土泵機Y形管出料口3~6m處的輸送管根部應設置截止閥,以防混凝土拌和物反流。泵送施工地下結構物時,地上水平管軸線應與Y形管出料口軸線垂直。傾斜向下配管時,應在斜管上端設排氣閥;當高差大于20m時,應在斜管下端下設5倍高差長度的水平管;如條件限制,可增加彎管或環形管,滿足5倍高差長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