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將廢水的PH值調節至3~4,通過水泵提升進入微電解工段。經過鐵碳填料處理后溢流至芬頓工段。在微電解芬頓工藝中,大分子有機物及環類有機物得到斷鏈開環,廢水可生化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小分子及簡單分子有機物直接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及水,在提高廢水可生化性的同時大幅度消減了COD。微電解芬頓預處理后的廢水經加堿調節控制PH在8-9,再進入斜管沉淀池沉淀,上清液進入生化系統,進一步去除廢水中的污染因子。
系統污泥進入污泥池,通過污泥脫水系統進行脫水后,干泥外運,壓濾液進入調節池循環處理。
微電解技術基于金屬腐蝕電化學的基本原理,將具有不同電化學電位的金屬和非金屬置于導電性較好的廢水中,利用低電位的Fe和高電位的C在廢水中所產生的電位差,形成無數個微小的原電池。其中Fe作為陽極,碳作為陰極。可以使有機物發生斷鏈、開環,將大分子有機污染物物分解為小分子易降解物質,降低廢水的色度,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去除重金屬離子降低廢水毒性。
芬頓法處理污染物的原理是二價鐵離子(Fe2+)、和雙氧水之間的鏈反應催化生成羥基自由基,具有較強的氧化能力,其氧化電位僅次于氟,高達2.80V。
其中產生的羥基自由基具有很高的電負性或親電性,具有很強的加成反應特性,因而芬頓反應具有去除難降解有機污染物的高能力,在印染廢水、含油廢水、含酚廢水、焦化廢水、含硝基苯廢水、二苯胺廢水等廢水處理中體現了很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