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活污水,主要是沖廁污水和洗滌污水。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為150-400L,其量與生活水平有密切關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如纖維素、淀粉、糖類和脂肪蛋白質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蟲卵;無機鹽類的氯化物、硫酸鹽、磷酸鹽、碳酸氫鹽和鈉、鉀、鈣、鎂等。總的特點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在厭氧細菌作用下,易生惡臭。
為消除污染,保護環境,擬建一整套污水處理設施,污水經處理后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要求。污水處理形式采用MBR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1)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標準
(1) 建設單位提供的污水水質、水量等基礎資料
(2)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 50014-2006)
(3) 《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GB50069-2002)
(4) 《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41-2008)
(5) 《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93)
(6) 《給排水工程概預算與經濟評價手冊》
(7)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8) 《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10)
(9)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10)《水處理設備技術條件》(JB2932-1999)
(11)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2)現場安裝
(1)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范(GB50231)
(2)排水工程機電設備安裝質量檢驗評定標準(SZ-06-99)
(3)泵安裝技術規范(SD204-98)
(4)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93)
(5)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電線施工及驗收規范
(6)《低壓配電裝置及線路設計規范》
2.2 設計原則
2.2.1 設計思路
在污水處理系統的設計中,本著技術先進適用、工藝措施針對性強、系統可靠穩定、運行易開易停,一次性投資與日常運行費用綜合最省、最大限度的減少場地占用面積及最大限度的使用原有處理設施的原則,通過對目前國內外同類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的綜合分析,特別是相同工程的實際經驗以確定處理工藝。
2.2.2 設計原則
(1)從企業角度出發,密切聯系實際情況進行設計;
(2)采用成熟的工藝技術,保證處理效果穩定可靠;
(3)在保證達標排放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建設投資;
(4)努力作到全系統操作簡單,便于管理,最大限度減少運行費用;
(5)優化工程結構,盡量減少占地面積;
(6)設計中嚴格執行國家的有關法律、規定,標準和規范。
2.3 設計范圍
本方案設計范圍為污水處理工程的全部處理工藝設計,包括設備選型、安裝工程等直接工程和本工程的設計、調試、培訓等間接工程;但不包括外部供電、引水、排水和綠化、道路等輔助工程,也暫不考慮污水處理站的通訊、交通運輸和供配電、供熱、采暖等輔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