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同姿勢站立訓練運動電動康復床
手腕的體位治療師支撐住患者無力下垂的手腕,并維持其在伸直的位置。同時將患者的手被動活動。在其主動伸直運動時,在他的手掌心或拳頭施予阻力這樣有助于幫助手腕的伸直
手腕伸直的激發早期訓練時,治療師必須把患者的手腕固定在伸直的位置,治療時可在此位置刺激或觸摸橈側伸腕長肌的肌腱敲擊伸腕肌的近段,同時讓病“握緊拳頭”以便使得伸腕肌及屈指肌同時收縮。交替給予患者“握緊拳頭”及“停止握拳”的指令,在適當時機將手腕的支撐移除。同時讓患者“維持住”,此時患者必須將手腕維持伸直并持續手指彎曲。若有需要,可在患者努力維持這個位置時,連續快速地給予敲擊刺激。若上述動作達成了,牢固地握拳及“手腕下垂”(伸腕肌及屈指肌放松)交替練習。
當患者“停止握拳”時,將其手臂向后、手肘彎曲;當其“握拳”時,將其手臂向前、手肘伸直,因為手肘伸直時手腕伸直會有效果,而手肘彎曲時可使伸腕肌放松手肘彎曲,手腕固定做握拳。當手肘伸直,手腕固定并握拳時,便可開始另一種類似但稍加改變的訓練療程,使病人得以學習新的肌肉組合,即手肘屈曲,手腕固定并握拳。
手的解剖生理特點:手有五指,即拇指、食指、中指、環指和小指。拇指無論是解剖結構還是運動軌跡,與其它四肢都有明顯不同,是一個獨立的功能單位。示、中、環、小指統稱為手指。手指是由掌骨和近、中、遠三節指骨所組成。掌握關節是一個多軸關節,可進行屈伸、內收外展和回旋運動。其關節囊松弛,兩側由側由副韌帶和副側韌帶加強。遠、近指間關節的軟組織結構與掌指關節相似,也有關節囊、掌板、側韌帶和側副韌帶,但它們都是單軸關節,只具有單一的屈伸運動。
臨床預防及訓練
? 體位性預防:直立體位是最常用和最有效的訓練措施,也可采取搖高床頭,靠坐在床上的方式。
? 等張收縮:通過肌肉“泵”的作用,促進靜脈回流。常用的運動有:踝關節屈伸運動、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運動,握拳運動等
理療:空氣壓力訓練、低頻電刺激
人長期制動或不站立會導致身體各系統出現問題
電動站立床是目前我國康復機構最基本且普及的康復訓練器械之一,站立床的活動平板可以從水平位置旋轉到垂直位置,它可根據臨床需要,停留在任何角度,使患者逐漸適應由臥位到直立位的體位變化
不同姿勢站立訓練運動電動康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