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印刷生產VOCs廢氣治理工藝
印刷廠排放來源于所使用的油墨及稀釋劑、水斗液、清洗劑(洗車水)、復合(涂布)用膠粘劑(于部分存在復合工藝的印刷企業)及上光劑,潛在的排放環節有:油墨調配過程溶劑揮發、油墨轉移過程溶劑揮發、印刷過程溶劑揮發、印刷過程油墨溶劑揮發、烘干階段、復合過程、涂布過程、上光過程及設備清洗過程等。
1)吸附技術,主要采用的裝置為活性炭吸附裝置。
在凹版印刷和復合工藝中,由于VOCs的濃度較高,采用吸附回收技術對廢氣中的溶劑進行回收通常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根據吸附劑再生工藝的不同,目前常用的吸附回收工藝包括水蒸氣再生工藝和氮氣解析再生工藝兩種。
吸附材料主要為活性炭顆粒和活性炭纖維兩類。
(2)吸附濃縮-催化燃燒技術
對于凹版印刷和復合膜復合過程產生的廢氣,如果回收量小不宜進行回收時,一般采用吸附濃縮-催化燃燒技術進行治理;
對于其他類型(平板、膠印等)的印刷廢氣、車間集中排放廢氣等,由于VOCs濃度較低,一般也可以采用吸附濃縮-催化燃燒技術進行治理。
目前在國內多采用蜂窩活性炭濃縮+催化燃燒技術,該技術投資和運行費用都較低,對于印刷廢氣可以實現達標排放的要求,在印刷行業廢氣治理中得到了廣泛地應用。采用蜂窩活性炭濃縮技術,一般采用熱空氣對活性炭進行再生,安全性較差,特別是有酮類化合物(如)存在的情況下,活性炭的燃點降低,在再生過程中容易發生著火現象。因此,目前國外普遍采用蜂窩狀的分子篩轉輪+催化燃燒工藝,分子篩作為吸附材料,避免了活性炭的著火問題,安全性大大提高。但由于設備造價高,在國內的印刷業廢氣治理中尚未得到大規模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