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STM無縫鋼管-219.1*20.62
選用沖裁模具材料應考慮工件生產的批量,若批量不大就沒有必要選擇高壽命的模具材料;還應考慮被沖工件的材質,不同材質適用的模具材料亦有所不同。對于沖裁模具,耐磨性是決定模具壽命的重要因素,鋼材的耐磨性取決于碳化物等硬質點相的狀況和基體的硬度,兩者的硬度越高,碳化物的數量越多,則耐磨性越好。常用沖壓模具鋼材耐磨性的劣優依次為碳素工具鋼—合金工具鋼—基體鋼—高碳高鉻鋼—高速鋼—鋼結硬質合金—硬質合金。此外還必須考慮工件的厚度、形狀、尺寸大小、精度要求等因素對模具材料選擇的影響。傳統模具用鋼長期以來,國內薄板沖裁模用鋼為T1CrWMn、9Mn2V、Cr12和Cr12MoV等。其中T1A為碳素工具鋼,有一定強度和韌性。但耐磨性不高,淬火容易變形及開裂,淬透性差,只適用于工件形狀簡單、尺寸小、數量少的沖裁模具。T1A碳素工具鋼的熱處理工藝為:76~81℃水或油淬,16~18℃回火,硬度59~62HRC。CrWMn、9Mn2V是高碳低合金鋼種,淬火操作簡便,淬透性優于碳素工具鋼,變形易控制。
山東海鼎鋼管有限公司 ASME B36.10M-2004“焊接無縫鋼管”與GB/T17395-1998“無縫鋼管尺寸、外形、重量及許可誤差”比擬較如下:
1.外徑:GB/T17395外徑有3個系列,ASME B36.10M的外徑相當于GB/T17395的系列1。
2.壁厚:GB/T17395標準對每一個外徑規定了多個壁厚,但多個壁厚之間缺乏內涵連絡;但ASME B36.10M標準對每一個外徑也規定了多個壁厚,但個中一個壁厚為標準壁厚{STD}、一個加厚壁厚(XS)、一個特厚壁厚(XXS);并規定了Schedule40、Schedule80、Schedule120、Schedule160的多個等級壁厚,對于不合的直徑的鋼管,同一級其余壁厚,可以遭受差不多的流體壓力,以便應用者選用。
3 . 重量
GB/T17395規定的重量計算公式:
W=(3.14159×ρ/1000)(D-S)S
式中:W—鋼治理論重量,㎏/m;
ρ-鋼的密度,㎏/dm3;
D—鋼管公稱外徑,mm;
S—鋼管公稱壁厚,mm。
ASME B36.10M規定的重量計算公式:
W=0.0246615(D-S)S
式中:W—鋼治理論重量,㎏/m;
D—鋼管公稱外徑,mm;
S—鋼管公稱壁厚,mm。
其實二個公式是一樣的,假如把碳鋼的密度7.85㎏/dm3代入:
3.14159×7.85/1000=0.0246615
4 . 許可誤差應履行ASTM A269、ASTM A268、ASTM A789或GB/T14976。
人爐燒結礦中粒徑小于10mm的比例控制在3O%以下,入爐焦炭中25~40mm的比例控制在8O-85%以上。針對燒結礦品位下降、焦炭質量降低的不利因素,進一步優化爐料結構,提高入爐熟料的配比,減少或不加硅石入爐,盡量提高綜合入爐品位和降低噸鐵渣量;選擇好造渣制度,保證爐渣中Mg0控制在8.0%~10.0%,保證爐渣具有較好的流動性和滿足生鐵質量的需要,保證爐缸工作均勻活躍,為進一步提高煤比創造有利條件。
ASTM無縫鋼管-219.1*20.62
對于管體的承載能力及安全性研究,許多人員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也已有好幾種評價的方法或標準。ASMEB3lG和CAN/CSA-Z184已成為損傷管線安全性評價的確定性方法[1],被廣泛應用。有些學者用ASMEB31G方法來評估含腐蝕缺陷管線的剩余強度,認為結果是滿意的,但有時過于保守,并提出了一些建議“]。趙新偉通過引入新的參數提出一個評價改進模型],K.Miyazaki等人通過彎曲試驗驗證彎曲極限力矩與凈截面應力法(net—sectionstressapproach)所得的塑性垮塌力矩是相符的_6],Shu對于含缺陷管復合加載下的塑性有限載荷給出了其通解,可用于單一或復合加載情況下的管道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