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STMA106鋼管-NPS3/4SCH40S
關于不銹鋼不銹鋼是不銹鋼和耐酸鋼的總稱。不銹鋼之所以不銹,是不銹鋼的鈍化特性(主加元素鉻含量大于12%以上)所決定的。鈍化層是一層薄的、致密的保護層,它隔離金屬與腐蝕環境,如果鈍化層遭到機械或化學的破壞,一般情況下,鈍化層會自動修復,因為空氣中的氧在發生作用,清潔的不銹鋼表面暴露在空氣中將會產生一層天然的鈍化膜。鈍化層也可能會被特定的介質破壞,如含有氯離子的溶液。所有的鈍化層含有正常情況下不會損傷保護層的微觀缺陷。
山東海鼎鋼管有限公司102鋼的、性能特征及極限使用溫度
鋼號為12Cr2MoWVTiB,該鋼為我國研制成功的?,F日本住友也可生產此鋼種;不過成分作了些調整,鉻含量由1.6%~2.1%調整到1.8%-2.1%,對硼含量的下限提出了要求,即由硼含量小于或等于0.008%改為0.003%~0.008%,且其正火溫度也提高在1030~1060℃之間,主要是保證102鋼中合金元素得以充分固熔,更有利于102鋼熱強性能的提高。
102鋼的顯微基本上是四種類型:①馬氏體或馬氏體加少量貝氏體(油淬),水淬形成板條馬氏體。②貝氏體(正火)或貝氏體加鐵素體(冷卻速度很慢)。③鐵素體加碳化物(退火狀態)。④貝氏體加鐵素體,鐵素體形態不同于先析鐵素體。
102鋼對正火冷卻速度及正火、回火的溫度比較,由于合金元素量較多,其Ac1~Ac3溫度范圍寬且變化較大,因此不當的熱處理可能會得到各種不同的和性能。
正火溫度偏低時,經回火后晶粒很細碎,呈不規則多邊形,晶粒內沒有板條狀結構。此類經長期使用后,由于固熔效果差,所以彌散析出的碳化物很不均勻,一些晶粒內析出量很少,而另一些晶粒內卻很多。
由于102鋼奧氏體溫度不同,形成貝氏體晶粒度也不同,貝氏體的形態也有明顯區別。細晶貝氏體板條方向性不很明顯,特別是經過高溫回火后,很容易誤判為鐵素體。粗晶貝氏體一般都有明顯的方向性,經高溫回火后在原奧氏體晶粒內呈現有一定方向的條紋花樣。國內目前使用的102鋼大多數為混晶,晶粒級差可大于3級。
102鋼的理想為完全的貝氏體,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會出現回火貝氏體特征逐漸消失,碳化物析出并聚集長大。有很多電廠及研究院(所)均以碳化物顆粒直徑作為判廢依據,實踐證明是可行的。
102鋼性能特征:①102鋼在長期使用后會呈脆性趨勢,塑性逐漸降低。與12Cr1MoV、10CrMo910鋼不同,其爆口周邊的蠕脹量偏小。②其化學性能與持久性能匹配不好,就102鋼的持久性能而言,甚至在620℃下,是優越的,但由于其抗氧化性能的不足,終導致其壽命降低。
使用溫度:各方意見不太統一,102鋼主要用于過熱器和再熱器管,鋼廠認為可用到620℃,設計單位認為610℃左右。根據實際運行經驗,以105h壽命考慮,直管段管壁溫度應小于600℃,彎管管壁溫度應小于590℃。
SL一7型樹脂與日本信越TK一7樹脂相比,樹脂顆粒偏細,干流動性稍差,在穩定性實驗的基礎上,在生產中有待進一步調整分散劑用量,優化顆粒形態。針對SL一7型樹脂試生產中粘釜嚴重、樹脂中“魚眼”數多的問題,有待選用新型防粘釜劑,提高防粘釜效果。針對SL一7型樹脂殘留VCM含量高的問題,需進一步調整主輔分散劑配比,改善VCM的脫吸性能,同時對汽提塔操作參數進行摸索,降低了殘留VCM的含量。
ASTMA106鋼管-NPS3/4SCH40S
據此YB427-91又規定制造標準件的原料必須以C級精度交貨。上有些廠家規定盤條的“當量圓”的直徑偏差小于公稱直徑±.15mm,以限制橫斷面積的波動。尺寸精度的另一個指標是不圓度即同一斷面直徑與直徑之差,一般規定為直徑允許的正負偏差值的值之和的8%。當不圓度超過一定限度時,對拉絲工序的危害很大。在同一斷面相互垂直方向上的變形量不同,將造成模壓差,這不僅破壞潤滑效果,還會引起模內直線段各向磨損不均勻,這對制品收得率及拉模壽命均有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