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在實現新型工業化、農村城市化和教育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發展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突顯出來,因為教育就是一切的基礎。沙田鎮秉承由來已久的重教傳統,用辦一流教育,創教育強鎮的非凡手筆,抒寫著教育現代化的輝煌篇章。
【推出片名】固本強基之路——沙田鎮創建教育強鎮工作宣傳片第一章教育管理和投入【畫外音】2003年撤鄉并鎮以來,沙田鎮黨委、政府登高望遠,他們清醒的認識到,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科技是關鍵,教育是基礎,要實現沙田鎮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鎮的戰略。切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黨委站在著眼于未來經濟發展的利益高度,果斷的做出辦一流教育,創教育強鎮的決定。教育強鎮創建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按照《桂東縣創建教育強縣強鄉鎮的實施方案》,圍繞創建教育強鎮,指標評估體系,沙田鎮提出了舉全鎮之力,建教育強鎮的奮斗目標!鎮上成立了由黨政主要領導任組長,主管領導任副組長、各村、站所、校長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成員單位全力抓的工作機制。加強對創建教育強鎮進行過程性的督導檢查,健全了鎮、校兩級建檔運行機制,明確職責分工,對照每個單項指標逐條落實,做到了硬件從實,軟件從嚴,做好各種資料歸檔整理工作,做到資料詳實、檔案齊全規范、數據準確,形成了黨以重教為先,政以興教為責,民以支教為樂,商以助教為善,師以從教為榮的良好局面。
【畫外音】要創建一個高標準的教育強鎮,對于我鎮來說任務重、時間緊,困難大。但是,鎮黨委堅持今日出錢財,明日出人才,人才決定未來的教育發展觀。提出學校缺什么,政府補什么的承諾。對教育發展優先規劃,對教育工作優先研究,對教育經費優先安排,對教育問題優先解決。鎮上通過立項,爭取項目資金、社會募捐等形式,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用于支持和發展教育事業,改善中小學的辦學條件。近四年來,全鎮共投入資金271.15萬元(其中鎮政府投入57.7萬元)用于學校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建設、校園“四化”建設和教學儀器設備的購置,新建了鹽池四中宿舍樓和餐廳,原鹽池二中宿舍樓,鎮二小綜合樓及維修改造、鍋爐安裝、四化建設。為了促使我鎮教育事業得到長足發展,黨委、府就長慶石油搬遷遺留下的辦公場所經過多次協商、懈努力,鎮政不最終以振興大水坑教育的誠意感動了他們,成功爭取到將長慶石油辦公大樓、石油中學改建為桂東縣四中、沙田鎮學區、幼兒園、二小的修建改造工程。同時,組織村民為各校拉運土方2410立方米;還為一、二小音樂室、美術室、圖書閱覽室等增添了教育教學設備和報刊雜志,在一、二小和四中新建教師電子備課室3個,教學儀器設備達到了自治區規定的二類標準,新增圖書近萬冊,使全鎮的教育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第二章教育發展水平【畫外音】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教育,是時代對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推進教育全面協調均衡持續發展,全面實現基礎教育均衡化,是構建和諧教育的核心。近年來,在桂東縣縣委、政府,教體局以及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鎮教育工作正視現實、大膽嘗試、自主創新,有效發揮了教育行政管理效能,有力地促進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激發和調動了教育團隊管理育人、書育人、務育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現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教服呈大水坑教育事業伴隨著新世紀的腳步,正駛入新發展的快車道。目前,我鎮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普及均達到規定標準,年度的幼兒入園率達96.5%,適齡兒童入學率、輟學率分別達到100%和0-15周歲人口完成率、文盲率分別達到100%和0-17周歲完成率達86.46%,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中階段入學率和輟學率分別達到97.02%和110.88%和1.62%,初殘疾兒童入學率達100%。
【畫外音】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實施的教育方針,是學校教育的目標,也是我們創建教育強鎮的目標。因此,我鎮始終把學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特別注重開展主題活動,各學校開展誠信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法治安全教育、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等教育主題活動,以及科學發展觀為內容的社會綜合實踐活動,與“感恩父母、報效祖國”等為主題的有益活動,把遠離毒品,珍愛生命和反對邪教,崇尚科學等知識納入課堂教學。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營造健康向上的和諧校園,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沙田鎮形成了教師愛崗敬業,任教學,師重教的良好氛圍。認真抓好基礎教育的同時,勝尊在著力抓好農村職業教育。積極推行學歷證、技術資格證或綠色證書的一生兩證。把沙田鎮優質的糧食基地、友好蔬菜實驗基地變為沙田鎮中小學農職業教育培訓基地。為綠色證書教育提供了優秀的實踐、教育課堂資源。充分利用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站點,一站多用、一網多用的功能和教育教學資源優勢開展經常性的、不同類型的、滿足農民需求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四年來農村使用技術的推廣率分別達到88%、93%、85.7%和85.7%。
第三章教育信息化及裝備【畫外音】創建教育強鎮就要加強信息化建設,用最先進的教學手段開展教育教學。同時,讓孩子們從學校教育開始就接觸信息科技,擴大知識視野,認識和了解社會。
我鎮通過多渠道籌資為學校增配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器材。目前,小學生、和初中生的生機比分別達到9.26:1和8.92:1,確保了中小學開齊、開足信息技術課程。各中小學均建立了多媒體教室,配齊了電視機、VCD、投影儀、視頻展示臺等信息教學設備,都能通過衛星地面接收系統與中國遠程教育寬帶網聯通,并能通過公網有效利用區、市教育資源。通過信息技術設備的廣泛應用,豐富了教學手段,改善課堂氣氛,優化了教學環境,擴大了教學容量,有效地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第四章師資建設【畫外音】創建教育強鎮,首先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有好的教師、教育投入,才能真正發揮效益。因此,鎮上逐年增加專項經費,用于開展骨干教師培訓、課程改革培訓、信息技術培訓、校長培訓、優秀師生獎勵等工作,全力營造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良好環境。目前,全鎮教師結構合理,敬業愛崗,中小學的校長持證上崗率和參加提高培訓率、教師接受繼續教育所占比例和課堂質量達標工程達標率以及學歷合格率均達100%。
【畫外音】沙田鎮始終堅持為教學工作服務的宗旨,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為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精干高效,適應學校事業發展需要的教師隊伍做大量工作。
一是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大力開展“師德建設年”活動。我鎮以“師德建設年”活動為載體,評選表彰和大力宣傳師德模范和優秀教師群體的典型事跡,典型的說服力和感召力推動師以德師風建設;分別召集教師代表、機關干部代表和學生代表參加師德建設座談,在全鎮范圍內開展“展師表形象,樹行業新風”征文演講比賽,將教師職業道德建設落實到師資隊伍建設的各個環節,并把教師職業道德作為教師工作考核和職務評聘的重要依據。二是按照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全力推行人才工程。為了能夠切實加強中小學師資隊伍建設,我鎮采取選拔培養、跟蹤管理、滾動考核的方式,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進行重點扶持,以評獎、評優工作為“抓手”,努力為他們的成長創造機遇和條件。在此基礎上,相繼涌現出25名中小學教師獲市級“優質課”獎;33名教師輔導學生獲得全國及全區各類競賽獎;10人次教師獲區、市獎勵和榮譽稱號;43人次獲縣級獎勵榮譽稱號;113篇論文發表或獲獎,逐步建立起一支數量足夠、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為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保障。
【尾聲】我們有理由相信,大水坑教育必將掀開跨越發展的豪邁篇章,邁上固本強基之路。大水坑教育人灑下的每一滴晶瑩汗水,邁出的每一個堅實腳印,必將鐫刻在沙田鎮教育事業的宏偉征程中,描繪在濃墨重彩的畫卷中!回眸在跨越,蓄勢待騰飛。大水坑人深知:興教育才是澤及子孫,惠及社會的千秋大業!也是繼往開來,永無止境的漫漫征程。東風夜放花千樹,更盼來年盡芳顏!為了實現教育強鎮的目標,沙田鎮的決策者仍在思索,規劃者仍在描繪,鎮黨委、政府一班人仍在思索,廣大干部群眾仍在努力,教育工作者仍在孜孜不倦地耕耘,決心在沙田鎮教育發展的征途上,力創偉業,再譜畫章!
我們相信,沙田鎮明天的教育,一定不斷的跨越、跨越、再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