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陜西省人社廳會同省K協印發《關于開展科學技術普及專業職稱評審的通知》,開辟了科普人才發展的新道路,有效促進和發展了人才的培養,為科普道路上的人才打開了新的天地。
該通知明確寫到,在陜西省自然科學研究系列職稱中增設科學技術普及專業,設初級、中級、高級三個層次,其中高級分設為副高級和正高級,對應名稱依次為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以下是具體的相關要求。
一:評審范圍
在我省相關機構和社會團體中專職從事科普管理、科普研究、科普創作、傳播推廣、校外科技輔導和其他科普實踐的人員,以及專業從事上述科普工作的自由職業者均可申報。
二:評審條件
(1)研究實習員:
(一)具備碩士學位,從事科普專業技術工作,經考核合格,可初定研究實習員職稱。
(二)具備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從事科普專業技術工作滿1年,經考核合格,可初定研究實習員職稱。
(2)助理研究員:
(一)具備博士學位,從事科普專業技術工作,可初定助理研究員職稱。
(二)具備碩士學位,取得研究實習員職稱后,從事科普專業技術工作滿2年,可申報評審助理研究員職稱。
(三)取得研究實習員職稱后,從事科普專業技術工作滿4年,可申報評審助理研究員職稱。
(3)副研究員:
(一)具備博士學位,取得助理研究員職稱后,從事科普專業技術工作滿2年。
(二)取得助理研究員職稱后,從事科普專業技術工作滿5年。
(4)研究員:
(一)一般應具有本科以上學歷或學士以上學位,取得副研究員職稱后,從事科普專業技術工作滿5年,可申報研究員職稱。
三:評審方式
引入多元化評審機制,采取面試答辯、業績展示、專家評議等多種評價方式,立足品德、學歷、資歷、工作能力等條件,充分體現科普工作特點,著重評價工作業績和業績成果。如,在研究員的評定條件中,將主持策劃主題鮮明的原創大型科普展覽,主持編撰且出版發行科普圖書,主持編制省級以上技術標準或行業標準等作為重要的評價依據。
大家對職稱有任何不懂的都可以留言哦,劉老師在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