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林海:河北五星油動式森防無人直升機顯威
翱翔林海:河北五星油動式森防無人直升機顯威
當金秋的第一縷陽光灑向大興安嶺原始林區,一架尾翼印有 "河北五星" 標識的紅色無人直升機正穿越層疊的樟子松冠層。這架代號 "紅旗鷹隼" 的油動式森防無人直升機,以 6 小時續航、200 公里半徑的作戰能力,在廣袤林海中織就一張立體化監測與網絡。從日常巡護時的精準監測,到火場搶險中的速支援,它正以技術突破重新定義森林防護的 "空中維度"。
極一、動力革新:破解森林 "續航焦慮"
1. 油動引擎突破航程極限
在面積達 8.46 萬平方公里的大興安嶺林區,傳統電動無人機受限于 40 分鐘續航,單次作業僅能覆蓋 50 平方公里,難以滿足跨區域火情監測需求。河北五星 "紅旗鷹隼" 搭載自主研發的120cc 雙缸四沖程汽油發動機,配合智能燃油管理系統,實現6.5 小時超長續航與300 公里超視距作業能力,單機單次可掃描 800 平方公里林區相當于 20 架次電動無人機的工作量。2023 年內蒙古額爾古納森林火災中,該機型連續飛行 5 小時,完成對火場周邊 150 公里范圍的紅外熱成像測繪,精準標注 12 處高溫隱患點,為地面撲火隊制定合圍策略提供了關鍵數據。
,2. 重載能力構建空中補給線
森林的核心痛點之一是復雜地形下的物資投送。"紅旗鷹隼" 采用碳纖維蜂窩復合機身,在減輕自重的同時實現45 公斤最大起飛重量,有效載荷達18 公斤,是同級別電動無人機的 2.25 倍。其模塊化任務艙可快速切換:搭載拋投系統時,能一次性投放 30 枚 500 克滅火彈或 60 公斤應急物資;裝配吊艙式水箱時,可攜帶 10 升阻燃劑對初期火點實施空中壓制。2024 年四川雅江森林火災救中,3 架 "紅旗鷹隼" 編隊飛行,累計投放滅火彈 120 枚、急救包 80 箱,在海拔 3500 米的無人區開辟了 "空中生命線"。
援二、全地形適應:林海中的 "智能雄鷹"
1. 極端環境作業能力
林區氣候多變,-30℃的嚴寒、8 級陣風的突襲、4000 米高原的低氧環境,都是對無人機的嚴峻考驗。"紅旗鷹隼" 通過三重技術突破實現全地形適應:
-
溫控系統:發動機艙配備電加熱裝置,可在 - 25℃環境下正常啟動,機身表面涂覆納米抗結冰涂層,確保旋翼在濕冷環境中無結冰;
-
飛控算法:集成海拔補償與風速自適應算法,在 6 級風速下飛行姿態偏差小于 1.5°,在云南哀牢山 25° 斜坡起降成功率達 98%;
-
動力冗余:采用雙火花塞點火系統,單缸失效時仍能以 60% 功率維持返航,2022 年秦嶺林區試飛中,該功能成功挽救了因鳥擊導致單缸故障的無人機。
2. 全光譜監測體系
機身搭載的第三代光電吊艙,集成 4K 可見光攝像頭、640×512 紅外熱成像儀與激光雷達,具備 "白天辨煙火、夜晚識熱源" 的全天候監測能力:
-
可見光鏡頭支持 30 倍光學變焦,可在 200 米高空識別煙盒大小的火源;
-
紅外熱成像儀分辨率達 0.1℃,能穿透植被發現地下 5 厘米的腐殖質陰燃;
-
激光雷達實時構建三維地形模型,自動規劃避障航線,在貴州梵凈山密集林區飛行時,障礙物識別準確率達 99.2%。
三、實戰顯威:構建空地協同矩陣
1. 預警:將火險消滅在萌芽
在東北林區秋季防火期,"紅旗鷹隼" 承擔著網格化巡護重任。每日清晨,它從塔河基站起飛,沿預設的 12 條航線飛行,通過 AI 圖像識別系統自動比對植被光譜變化,一旦發現溫度異常區域,立即觸發三級預警:
-
一級預警(溫度升高 5℃):自動回傳坐標并啟動 10 分鐘加密監測;
-
二級預警(出現煙霧):向林區管護站推送實時視頻與三維定位數據;
-
三級預警(明火出現):同步通知消防部門并規劃航線。2023 年該系統累計預警 27 次,成功阻止 23 起初期火災,預警準確率較人工巡檢提升 400%。
2. 火場突擊:空中打擊精準高效
面對懸崖火、樹冠火等地面難以處置的火情,"紅旗鷹隼" 化身 "空中消防員":通過熱成像鎖定火點后,懸停至 50 米高度啟動拋投程序,滅火彈自帶的 GPS 定位引信確保落點誤差小于 3 米。2024 年重慶北碚山火中,6 架無人機組成編隊,對 3 處位于 60° 陡坡的火點實施飽和投彈,30 分鐘內投放滅火彈 180 枚,壓制面積達 1500 平方米,為地面伍架設水泵爭取了關鍵的 2 小時窗口。
隊3. 應急支援:天塹變通途
在四川瀘定地震引發的山體滑坡災害中,"紅旗鷹隼" 展現了強大的非火災能力:當磨西鎮成為 "孤島",它搭載衛星中繼設備飛抵災區,在 300 米高空搭建臨時通訊基站,恢復 50 平方公里內的 4G 信號;同時,利用高精度拋投系統,向被困村落投放包括急救藥品、壓縮食品、飲用水在內的 "應急包裹",單個包裹投放精度達 ±1.5 米,累計支援資 1.2 噸,覆蓋 3000 余名受災群眾。
物四、科技賦能:重塑森林防護生態
河北五星 "紅旗鷹隼" 的應用,不僅是裝備升級,更推動森防體系發生三大變革:
-
監測模式:從 "人防為主" 轉向 "技防優先",無人機巡護與視頻監控、紅外傳感器形成 "空 - 天 - 地" 一體化監測網絡,林區監測覆蓋率從 70% 提升至 95%;
-
響應速度:建立 "發現即打擊" 機制,火情處置時間從平均 2 小時縮短至 40 分鐘,初期火災撲滅率提升至 92%;
-
范式:開創 "無人機 + 特種裝備" 協同作戰,如與滅火機器人、兩棲全地形車配合,形成立體滅火體系,在 2024 年國家森防演練中,綜合滅火效率較傳統模式提升 3 倍。
結語:當科技之翼掠過林海
在伊克薩瑪國家森林公園的暮色中,"紅旗鷹隼" 完成最后一次巡航后平穩降落,旋翼激起的氣流掠過機身上 "守護綠色" 的金色字樣。河北五星用 2000 多個日夜的研發,讓油動無人機技術在森防領域落地生根,更用實戰中的穩定表現證明:科技從來不是冰冷的代碼,而是守護的溫暖力量。
從大興安 嶺的寒溫帶針葉林到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紅旗鷹隼" 的航跡正在編織一張覆蓋全國重點林區的安全網。當每一次飛行都承載著對生態的敬畏,當每一次任務都守護著生命的希望,這架翱翔林海的 "科技之鷹",正以持續的技術創新,書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