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6級風穩定性技術
旋翼結構優化
采用動態槳葉角度調整算法,實時根據風速調整旋翼角度,確保在6級強風(風速10.8-13.8m/s)中懸停精度≤0.5米。
低重心設計:水平對置發動機布局降低重心,配合全機身防塵防水設計,保障復雜環境下的飛行穩定性。
空氣動力學改進
優化機身流線型設計,減少風阻系數,并通過旋翼氣流模擬技術提升抗側風能力,即使在林區復雜氣流中仍可穩定爬升。
二、10小時超長續航技術
油動動力系統革新
搭載自主研發的水平對置水冷雙缸活塞發動機,燃油能量密度達鋰電池的40倍,常規作業續航≥6小時,極限工況可達10小時以上。
雙燃料冗余設計:支持汽油/重油切換,重油燃點高達130℃,規避森林火場中的燃爆風險,同時提升高原低溫環境適應性。
能耗優化策略
通過輕量化航空材料減輕結構重量,結合智能燃油管理算法,降低單位里程油耗25%。
三、技術融合與應用場景
火場全天候監測
10小時續航支持單架次覆蓋200公里半徑林區,配合360倍變焦熱成像吊艙(30倍光學+12倍電子變焦),2公里外識別0.1℃溫差火源。
極端環境滅火作業
抗6級風能力使其可在臺風外圍執行任務,例如在浪高2米水域穩定投送救生設備,或在海拔5000米高原運輸80kg物資。
快速響應與模塊化部署
可折疊設計(折疊后體積縮減50%)支持3分鐘展開,適應狹窄地形運輸;模塊化掛載滅火彈、泡沫槍等設備,實現“偵cha-滅火”任務秒級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