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氣生物醫學研究非常熱鬧,大多數都集中在研究氫氣對疾病治療效果,最近也有不少學者通過材料學方法,開發不同類型的產氫氣方法,作為供氫新技術進行疾病治療。
產氫氣材料有的是通過化學反應,也有的利用微生物產氫氣的策略,這方面比較多的增加腸道細菌產氫氣能力實現疾病治療的目的。最近南京大學學者獨辟蹊徑,利用兩種細菌產生氫氣的能力,把這種產氫氣微生物涂在傷口局部,這種產氫氣微生物材料能顯著提高糖尿病動物創面愈合能力,這種新材料有望能在人類皮膚疾病中發揮效果,有一定臨床應用潛力。最新研究論文發表在nano letter,通訊作者為南京大學醫學院吳錦慧教授。
根據該研究論文報道,首先培養出兩種細菌,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使用特定材料對細菌包裝成微膠囊水凝膠材料。利用三氧化鎢結合氣相色譜分析細菌材料的產氫氣能力,利用雙室培養,觀察這種產氫氣材料對RAW264.7細胞炎癥反應的作用,結果發現能減少這種巨噬細胞極化,減少毒性自由基和炎癥反應。利用內皮細胞培養,觀察這種產氫氣材料對血管形成的影響。
利用成纖維細胞培養,觀察氫氣對細胞增殖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利用糖尿病動物皮膚創面模型,將這種產氫氣材料涂在創面能加快創面愈合速度。
從這個研究流程來看,細菌水凝膠的制備當然是一種創新方法,不過過去也有報道,用于疾病治療應該是有新意。不過在巨噬細胞、內皮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培養中,都是非接觸產氫,就是利用這種材料制造出一個含氫氣微環境,因此這些實驗僅僅驗證了氫氣具有的作用。
而且這種產氫氣培養可能會對局部的二氧化碳和氧氣濃度產生干擾,類似給培養氣體補充了氫氣,而氧氣和二氧化碳對培養細胞的作用非常巨大,那么這種效應就存在控制不夠嚴格的問題,因為沒有加入排除干擾其他氣體成分的控制條件。
當然動物實驗中沒有問題,也是本研究最重要的證據,因為這個實驗可以說明這種產氫氣材料真正能對創面損傷具有促進愈合作用。不過如果只保留這部分內容,發表在這樣的雜志上就困難了。
原文摘要:由高血糖或慢性炎癥引起的氧化應激可限制糖尿病創面愈合,導致糖尿病足潰瘍。氫具有作為抗氧化劑和清除活性氧的潛力,從而減輕這些慢性傷口的炎癥。
然而,大多數報道的用于傷口愈合的H2輸送系統,包括氫氣、富氫水和富氫鹽水,由于氫氣的溶解度低,氫氣作用時間都很短。我們介紹了一種產氫水凝膠,由活的小球藻和細菌組成,在一個細胞不滲透的外殼內,可以連續生產60小時的氫氣。這種微生物-水凝膠系統可以通過持續釋放氫氣選擇性地減少劇毒的?OH和ONOO -物種,并減少炎癥。
進一步實驗表明,微生物水凝膠敷料在第3天可促進細胞增殖和糖尿病創面愈合近50%。海藻-細菌共生水凝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清除活性氧的特性,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前景。
Symbiotic algae-bacteria dressing for producing hydrogen to accelerate diabetic wound hea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