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就可以發(fā)現(xiàn),我們的冷端就相當于中間溫度Tn,而中間溫度Tn到0℃的熱電勢En0就必須通過軟件或硬件補償方式進行補償至系統(tǒng)中。使用高精度熱敏電阻或IC溫度傳感器等測量我們設計的冷端溫度,將我們所需要測量到的實際溫度TA是需要通過如下轉化才能夠正確得到,此方法為軟件補償,使用軟件補償?shù)膬?yōu)勢在于能夠兼容多種不同類型熱電偶進行測量。首先將Tn指測出,轉化為相應熱電偶類型所對應的熱電勢En,En加上所通過直接測量到的熱電勢EAn所得到的EAB才為測量端TA溫度到0℃所對應的熱電勢,再將EA0通過查表得到最終的溫度值TA。補償?shù)哪康脑谟谛拚涠藴囟萒B≠0℃時的影響。
3. 不同工控環(huán)境下對熱電偶的選取及其優(yōu)缺點
對于不同的工業(yè)環(huán)境,所需要到的測溫范圍以及測溫精度是不一樣。下面簡單介紹各類型熱電偶的電極材料及其測溫范圍,均以ITS-90國際溫標為準。
S型:鉑銠10(+)、純鉑(-)、測溫范圍:-50~1768℃、0.55uV/0.1℃;
R型:鉑銠13(+)、純鉑(-)、測溫范圍:-50~1768℃、0.55uV/0.1℃;
B型:鉑銠30(+)、鉑銠6(-)、測溫范圍:0~1820℃、0.25uV/0.1℃;
K型:鎳鉻(+)、鎳硅(-)、測溫范圍:-270~1372℃、4uV/0.1℃;
T型:純銅(+)、銅鎳(-)、測溫范圍:-270~400℃、4uV/0.1℃;
J型:鐵(+)、銅鎳(-)、測溫范圍:-210~1200℃、5uV/0.1℃;
N型:鎳鉻硅(+)、鎳硅(-)、測溫范圍:-200~1300℃、2.5uV/0.1℃;
E型:鎳鉻(+)、銅鎳(-)、測溫范圍:-270~1000℃、5.6uV/0.1℃。
S型特點是抗氧化性能強,比較適合在氧化性、惰性氣氛中連續(xù)使用。在所有熱電偶中,S型的精度,常被作為標準熱電偶;
R型與S型在性能上基本一致,除了熱電勢相對S較大外;
B型由于在室溫中,所產(chǎn)生的熱電勢最小,則一般不用做冷端補償,但在0~250℃區(qū)間,每10℃的變化只有1~2uV,所以會有特別大的測量誤差,一般不用B型熱電偶作為低溫區(qū)間測量,一般使用在25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