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動技術革新:突破續航與載荷瓶頸
長航時能力
采用自主研發的水平對置水冷雙缸活塞發動機,續航時間達6-10小時(常規模式≥6小時,極限模式突破10小時),遠超傳統電動無人機。燃油能量密度是鋰電池的40倍,單次任務可覆蓋200公里半徑區域,支持全天候火情監測。
大載荷作業
最大載荷45-80kg,推重比≥2.0,可搭載滅火彈拋投系統、雙光譜云臺、應急物資拋投qi等重型設備,單架次可運輸100件救生衣或40箱應急物資。例如,在云南哀牢山搜救中,單架次解決500人單日補給需求。
二、模塊化任務能力:全場景森防應用
火情偵cha與預警
搭載三光吊艙(可見光/紅外/激光測距),50公里超視距回傳火場數據,精準定位火源位置及蔓延趨勢,為地面隊伍規劃隔離帶爭取黃金時間。
精準滅火與救yuan
配備滅火彈拋投系統、泡沫槍等裝備,可對初期火點進行空中打擊;搭載喊話qi與警示燈引導人員撤離,構建“空-地”一體化滅火體系。
通信與照明支持
支持對講機中繼模塊,保障災區通信暢通;LED探照燈可在夜間提供照明,提升救yuan效率。
三、環境適應性:極端條件下的穩定作業
高海拔與抗風能力
最大飛行高度3500米(實測海拔5000米以上),抗風7級,適應青藏高原、沙漠戈壁等復雜地形。
極端溫度與燃料安全
工作溫度范圍-40℃至50℃,雙燃料系統(汽油/重油)避免易燃風險,重油燃點130℃,安全性提升50%。
四、快速部署與協同作業
可折疊設計
尾部快速折疊技術使收納體積縮減50%,折疊后尺寸2300×620×870mm,3分鐘完成展開,適配皮卡或直升機運輸,響應速度提升10倍。
組網飛行與中繼作業
支持空中組網,實現中繼作業,延長任務覆蓋范圍,適用于低空復雜環境下的持續監測。
五、生態友好與成本效益
精準打擊減少次生破壞
空中投送避免地面車輛碾壓植被,植被保護率提升40%。
運維成本優化
單架次作業效率相當于20人地面團隊,采購與運維成本降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