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動器的結構功能:
為了保證制動器正常工作及制動器維護中所需的某些結構性功能。
2.2.1制動器有哪些結構功能要求? 制動器最基本的結構功能要求有: 力矩調整功能,瓦塊退距調整功能,瓦塊退距均等功能,瓦塊隨位功能,緊固件防松功能等。高級結構功能要求有:手動釋放功能及各種限位顯示(保護)功能等
2.2.2 什么是瓦塊退距?怎樣確定? 制動器在釋放狀態時,瓦塊摩擦襯墊的制動覆面與制動輪(制動盤)的制 動覆面之間的平均氣隙稱為瓦塊退距。瓦塊退距越大,散熱越好,但驅動,裝置的工作行程也越大、動作時間越長、動力系數(沖擊)越大:反之相反。瓦塊退距值的確定一般都有相關標準規定,
2.2.3 什么是瓦塊退距均等?為什么要均等? 答: 制動器在釋放狀態要求兩側的瓦塊退距保持基本相等,這就是所 謂的退距均等。由于機構上的原因,如來沒有有效的退距均等裝置進行約 束,則會出現兩側退距不相等甚至出現其中一側浮貼在運轉的制動輪(制 動盤)上的現象,將導致制動輪(制動盤)表面和摩擦襯墊的溫度急劇升 高,從而對它們造成嚴重損傷所以要求兩側退距應基本相等。
2.2.4退距均等裝置主要有哪幾種,各有什么特點? 主要有頂絲式、彈簧式和杠桿聯鎖式等三種,a.頂絲式: 是通過限位方式來達到均等目這種裝置結構簡單、成本低,但存在諸多缺點。如限位很難做到準確,退位均等效果很差甚至失效,而且隨著襯墊磨損、退距增大,對退距進行調整后,必需重新調整限位位置,非常麻煩: 兩制動臂在釋放和閉合過程中不是作同步、等速、對稱的擺動,從而導致運動沖擊甚至產生高頻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