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使用起子通過車輪的螺栓孔將楔形件向上壓,使制動蹄回位。再用用VW637/2專用工具拆卸下輪轂蓋,拔出開口銷,拆下冠狀螺母保險環(huán)。拆下輪轂軸承預緊度的調整螺母及墊圈、軸承,取下制動鼓。
壓下制動蹄定位銷壓簧,取下制動蹄定位銷及壓簧墊圈,借助起子、撬棍或用手從下面的支座上提起制動蹄,取出下回位彈簧。裝上回位彈簧,并將制動蹄與壓力桿(推桿)連接好,裝上楔形件(凸塊朝向制動器底板),將另一個帶有傳動管的制動蹄裝在壓力桿上。
裝入下回位彈簧,并把制動蹄提起,裝到下面的支座上,裝上楔形件的拉力彈簧(最大允許長度為113mn);裝入制動蹄定位銷、壓簧及墊圈。 使制動蹄回位,裝上制動鼓及后輪軸承,調整好軸承預緊度,用力踩制動踏板一次,使制動蹄能正確就位。
1、鼓式制動器是利用制動傳動機構使制動蹄將制動摩擦片壓緊在制動鼓內側,從而產生制動力,根據需要使車輪減速或在最短的距離內停車,以確保行車安全,并保障汽車停放可靠不能自動滑移
2、鼓式制動器也叫塊式制動器,是靠制動塊在制動輪上壓緊來實現(xiàn)剎車的。鼓式制動是早期設計的制動系統(tǒng),其剎車鼓的設計1902年就已經使用在馬車上了,直到1920年左右才開始在汽車工業(yè)廣泛應用;
3、鼓式制動器的主流是內張式,它的制動塊(剎車蹄)位于制動輪內側,在剎車的時候制動塊向外張開,摩擦制動輪的內側,達到剎車的目的;
4、近三十年中,鼓式制動器在轎車領域上已經逐步退出讓位給盤式制動器。但由于成本比較低,仍然在一些經濟類轎車中使用,主要用于制動負荷比較小的后輪和駐車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