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頂絲式、彈簧式和杠桿聯鎖式等三種,各自的特點分別敘述如下
a.頂絲式:是通過限位方式來達到均等目的。這種裝置結構簡單、成本低,但存在諸多缺點。如限位很難做到準確,退距均等效果很差甚至失效,而目隨著襯墊磨損、退距增大,對退距進行調整后,必需重新調整限位位置,非常麻煩;兩制動臂在釋放和閉合過程中不是作同步、等速、對稱的擺動,從而導致運動沖擊甚至產生高頻振動。
b.彈式:是通過反力限位來達到均等目的。這種裝置結構較簡單、成本較低,對退距進行調整后,一般不需重新調整限位反力,均等效果較頂絲式好主要缺點是,由于彈簧是柔性裝置,在外力(如振動)的干擾下容易產生振擺,均等效果不穩定。這種裝置,反力越小,穩定性越差,而且這種反力會抵消制動器的釋放驅動力,所以又不宜過大。
c.杠桿聯鎖式:是通過聯鎖消除多余自由度來達到均等目的。這種裝置結構較復雜、成本較高,但均等效果,在使用過程中,對退距進行調整后也無需進行調整,而且可保證兩制動警在釋放和閉合過程中作同步、等速、對稱的擺動。這是一種十分理的、自動化的退距均等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