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列管式換熱器:是以封閉在殼體中管束的壁面作為傳熱面的間壁式換熱器。這種換熱器結構較簡單,作可靠,可用各種結構材料(主要是金屬材料)制造,能在高溫、高壓下使用,是目前應用廣的類型。 由殼體、傳熱管束、管板、折流板(擋板)和管箱等部件組成。殼體多為圓筒形,內部裝有管束,管束兩端固定在管板上。進行換熱的冷熱兩種流體,一種在管內流動,稱為管程流體;另一種在管外流動,稱為殼程流體。為提高管外流體的傳熱分系數,通常在殼體內安裝若干擋板。擋板可提高殼程流體速度,迫使流體按規定路程多次橫向通過管束,增強流體湍流程度。換熱管在管板上可按等邊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等邊三角形排列較緊湊,管外流體湍動程度高,傳熱分系數大;正方形排列則管外清洗方便,適用于易結垢的流體。
流體每通過管束一次稱為一個管程;每通過殼體一次稱為一個殼程。為提高管內流體速度,可在兩端管箱內設置隔板,將全部管子均分成若干組。這樣流體每次只通過部分管子,因而在管束中往返多次,這稱為多管程。同樣,為提高管外流速,也可在殼體內安裝縱向擋板,迫使流體多次通過殼體空間,稱為多殼程。多管程與多殼程可配合應用。 由于管內外流體的溫度不同,因之換熱器的殼體與管束的溫度也不同。如果兩溫度相差很大,換熱器內將產生很大熱應力,導致管子彎曲、斷裂,或從管板上拉脫。因此,當管束與殼體溫度差超過50℃時,需采取適當補償措施,以或減少熱應力。根據所采用的補償措施,列管式換熱器可分為以下幾種主要類型:
① 列管式換熱器 管束兩端的管板與殼體聯成一體,結構簡單,但只適用于冷熱流體溫度差不大,且殼程不需機械清洗時的換熱作。當溫度差稍大而殼程壓力又不太高時,可在殼體上安裝有彈性的補償圈,以減小熱應力。
② 浮頭式換熱器 管束一端的管板可自由浮動,了熱應力;且整個管束可從殼體中抽出,便于機械清洗和檢修。浮頭式換熱器的應用較廣,但結構比較復雜,造價較高。
③ 列管式換熱器 每根換熱管皆彎成U形,兩端分別固定在同一管板上下兩區,借助于管箱內的隔板分成進出口兩室。此種換熱器了熱應力,結構比浮頭式簡單,但管程不易清洗。 化工生產中強腐蝕性流體的換熱,需采用陶瓷、玻璃、聚四氟乙烯、石墨等非金屬材料制作管殼式換熱器。這類換熱器的換熱性能較差,只用于壓力低、振動小、溫度較低的場合。
冷卻器的使用說明
冷卻器用于控制液壓系統的油液溫度,使其處于正常工作范圍,保證系統工作可靠。液壓冷卻器是冷卻液壓油的設備,根據其冷卻介質不同可以分為水冷式、風冷式和制冷式三種。水冷式冷卻器使用的冷卻介質是水,其主要型式有多管式、板式和翹片式三種。
液壓油冷卻器使用說明
1.較臟的介質通過冷卻器這前,應該有濾清器.
2.安裝在一個單循環回路內,因(尾端)壓力較小
3.工作時,兩個循環回路均需排氣,以達到率,避免回路出現銹蝕.
4.先接通冷卻介質,后接通熱介質,避免產生較大的熱壓力.
5.被冷卻介質壓力應大于冷卻介質.
6.冷卻水通常采用淡水,(用海水冷卻時需要特殊訂貨)
7.要定期排氣,并隔一段時間進行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