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云浮垃圾填埋場除臭設備簡介
現今,垃圾中轉站,垃圾填埋場等垃圾廢氣產生場所的垃圾廢氣除臭措施與除臭技術主要針對集中排放的惡臭物質,根據廢氣物質成分與釋放的差異的廢氣處理方式分為吸附法、吸收法、燃燒法、冷凝法、膜分離法、電化學氧化法、光催化降解法、等離子體分解法、電暈法、生物法等10種,妥善解決垃圾填埋場的惡臭問題。
垃圾填埋場除臭設備原理:
1.吸附法
垃圾惡臭廢氣的吸附劑以活性炭居多。由于吸附劑往往具有較高的吸附選擇性,因而具有較高的分離效果,能脫除痕量物質,但吸附容量一般不高(約40%,甚至更低)。一般活性炭脫臭多用于復合惡臭處理的末級凈化。吸附法還常常與其他凈化方法(吸收、冷凝、催化燃燒)聯合使用。
2.吸收法
吸收法是利用物質溶解度的不同分離氣態污染物的方法。吸收法凈化氣態污染物,是利用適當的吸收劑從廢氣中選擇性地去除氣態污染物以消除污染。這種方法設備簡單、一次性投資費用低,廣泛應用于氣態污染控制中。
3.燃燒法
對于有D、有害、不需回收的惡臭廢氣的處理,常用燃燒法。催化燃燒法是利用催化劑使有害氣體在更低的溫度下(300~450℃)氧化分解,從而節省燃料。該法適合處理流量大、污染物濃度低的廢氣,而且具有效率高、壓降小、其廢氣處理設備體積小、造價低、分解產物為無D的二氧化碳和水,一般不產生氮氧化物。
4.冷凝法
通過降低飽和VOCs氣體的溫度,使VOCs惡臭氣體冷凝后從氣體中分離。冷凝法往往與吸附、燃燒和其他廢氣凈化處理手段聯合使用,以回收有價值的產品。
5.膜分離法
利用膜對廢氣和空氣的選擇透過性使廢氣凈化。根據膜構成的不同,分為固膜分離和液膜分離2種。液膜分離技術可凈化H2S、CO2等氣體;固膜分離技術可用來回收氨,濃縮甲烷,從C5和C5以下烷烴中分離乙烯、丙烯等。該法節能,效率高,已成功應用于化工、醫藥、環境保護等領域。
6.電化學氧化由英國原子能管理局開發的電化學氧化技術,采用一種內裝專利膜和AgNO3-HNO3溶液的化學電池,在溫度為50~100℃和常壓的條件下進行氧化,在陽極,VOCs惡臭氣體轉化為CO2和H2O;在陰極,生成亞硝酸,經處理后可循環使用。
特點是:VOCs惡臭物質去除率高,可達99%以上
7.光催化降解法原理是:
在紫外線照射下光催化劑TiO2被活化,使H2O生成羥基;OH,然后;OH將VOCs惡臭污染物質氧化成CO2和H2O。對苯、乙苯的降解效果較好。
8.等離子體分解法
低溫等離子體內部富含電子、離子、自由基和激發態分子,其中高能電子與氣體分子(原子)發生非彈性碰撞,將能量轉換成基態分子(原子)的內能,發生激發、離解和電離等一系列過程,使氣體處于活化狀態。
目前,非平衡等離子體的產生方法有很多種,如輝光放電、電暈法、流光放電法、沿面放電法等,應用廣泛的是介質阻擋放電(又稱無聲放電)方法。與其它除臭方法,如高溫焚化法、催化燃燒法及活性炭吸附法比較,低能耗的優點。
9.電暈法其原理是:
在高能電子作用下產生氧化自由基O、OH;
有機物分子受到高能電子碰撞被激發及原子鍵斷裂形成小碎片基團;O、OH與激發原子有機物分子破碎的分子基團、自由基等發生反應,終降解為CO、CO2、H2O。
1988年以來,美國就開展了電暈法降解低濃度揮發性有機物的研究。研究表明在通常溫度和壓力環境下,該法能達到較好的降解效果。
10.生物法
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過程對多種有機物和某些無機物進行生物降解,可以有效地去除工業廢氣中的污染物質。微生物垃圾除臭劑具有無D、無害、無刺激性氣味的特點,使用后不會造成二次污染。
生物法垃圾除臭劑原理是利用優化選取自然界中含有的多種高濃度、高活性的有效微生物菌群,通過復合微生物菌群的綜合作用,可對垃圾填埋場,中轉站中的垃圾產生的有機物、有害污染物、臭氣廢氣等進行有效分解,達到除臭及無害化處理的效果。除含氯較多的有機物生物降解困難外,一般的氣態污染物都可得到不同程度的降解。
云浮垃圾填埋場除臭設備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