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華蓄電池6-MH-55 12V55AH報價參數
美華蓄電池6-MH-55 12V55AH報價參數
1)使用壽命長
高強度緊裝配工藝,提高電池裝配緊度,防止活物質脫落,提高電池使用壽命。
低酸比重電液,提高電池充電接受能力,增強電池深放電循環能力。
增多酸量設計,確保電池不會因電解液枯竭縮短電池使用壽命。
因此GFM系列蓄電池的正常浮充設計壽命可達15年以上(25℃)
(2)高倍率放電性能優良
高強度緊裝配工藝,電池內阻極小,大電流放電特性優良,比一般電池提高20[%]以上。
(3) 自放電低
高純度原料和特殊造工藝,自放電很小,室溫儲存半年以上也可無需補電。
(4)維護簡單
特殊氧氣吸收循環設計,克服了電池在充電過程中電解失水的現象,在使用過程中電解液水份含量幾乎沒有變化,因此電池在使用過程中完全無需補水,維護簡單。
(5)安全性高
電池內部裝有特制安全閥,能有效隔離外部火花,不會引起電池內部發生爆炸。
(6) 安裝簡捷
電池立式、側臥、疊層安裝均可,安裝時占地面積小,靈活方便。
(7) 潔凈環保
電池使用時不會產生酸霧,對周圍環境和配套設計無腐蝕,可直接將電池安裝在辦公室或配套設備房內,無需作防腐處理。
1)開路電壓低或充放電時電壓均低。
(2)放電時電壓疾速降落到終止電壓中止放電后很快恢復較高的電壓。
(3)充電時電壓上升很快很高,中止充電時,電壓降落的過低過快。
(4)放電時電壓呈現負值。
(5)充電時電壓上升且電壓偏低。
形成電壓異常現象普通有以下幾方面緣由:
(1)內部短路、反極。
(2)極板硫酸化。
(3)極板腐蝕斷裂,活性物質零落。
(4)電解液密度低或高。
(5)丈量儀器儀表超差或毛病。
(6)銜接處接觸不良。
(7)負極板收縮純化。
(8)過量放電。
(9)充電缺乏。
(10)自放電大
(9)充電缺乏。
(10)自放電大。..
使用和維護
使用和維護
1. 為保證電池使用壽命,凡投入使用的電池應處放充足電狀態;充電不足的電池不可使用。使
用過程中應密切注意放電程度,嚴禁過量放電。不得長時間擱置。該種在使用過程中需經常進行的
補充電稱為普通充電。
2.正常使用的電池應避免過充電,但對下列幾種情況的電池必須進行適量過充電,即均衡充電。 a.電池組中的“落后電池”———指充放電過程中電壓值低于其它電池的電池及因故障檢修過的
電池。(均衡充電時應將落后電池的正、負極分別與直流電源的正、負端相接單獨進行。)
b.正常使用的電池每2~3個月進行一次均衡充電。
c.長時間沒有使用的電池在使用前應進行均衡充電。
3.均衡充電
a.以0.1IA電流進行充電。(Ⅰ為5小時率容量放電電流)
b.充至電壓達到2.5(V),電液內有氣泡發生時減半(即0.05IA)繼續充電。
c.充至充足電狀態時停充0.5小時再減半電流(即0.025IA)充電1小時。
d.再停充0.5小時后用0.025IA的電流充電1小時。
e.按d條重復數次直至充電機一合閘電池內就有氣泡激烈發生時為止。
新聞日前,發布了由電動車輛分標委組織修訂的汽車推薦性標準《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產品規格尺寸》和《汽車用動力電池編碼》(征求意見稿)。該意見稿將車用動力蓄電池分圓柱、方形、軟包三大類,對其單體、模塊以及系統(電池箱)的尺寸規格和尺寸系列進行了推薦性規定。
業內人士指出,動力電池產品規格尺寸統一和標準化是大勢所趨,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國產動力電池的市場集中度,降低動力電池制造成本和整車企業的壓力。目前包括電池企業、系統集成企業、整車企業以及電池回收利用企業都在積極推動動力電池規格尺寸統一。
然而,調查了解到,在推進動力電池規格尺寸統一的過程中,整車企業和動力電池企業的步調卻無法做到完全統一,甚至還存在某些利益沖突。動力電池規格尺寸統一依然任重道遠。
車企規范電池規格尺寸意識增強
動力電池型號繁多、規格尺寸不一明顯制約著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的進一步發展。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化加速啟動,無論是車企還是動力電池企業,對于動力電池規格尺寸標準化的需求顯得越來越迫切。
汽車標準化技術負責人指出,目前產業化的動力電池電化學體系只有少數幾種,但在具體產品方面,尚沒有統一的規格尺寸,由此帶來了許多問題。
一方面,增加了電池生產企業的生產研發成本,不利于電池生產企業的大規模制造、市場投入及材料技術創新;另一方面,增加了系統集成企業和整車企業的研發成本,無法實現電池單體快速選型,技術積累難度大,削弱了整車產品的競爭力。同時,電池規格尺寸不統一,也增加了電池回收利用方面的困難性和復雜性。
客觀來看,國內動力電池型號混亂在某種程度上是由于整車廠諸多要求造成的。正是意識到了這種問題所在,目前已有部分整車企業開始在內部規范電池規格尺寸,聯合電池企業積極探索電池尺寸標準。
“我們在內部規范了一下電池尺寸,給電池供應商規定了幾種型號的電芯,通過篩選獲得更適合自己的電池。”奇瑞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研究院院長倪紹勇指出,可以由整車廠牽頭,然后電芯廠、PACK廠能夠把整個架構技術方案及標準統一起來,從而實現動力電池多型號小批量生產模式向少品種大批量生產的轉變,降低采購成本。
除了奇瑞之外,國內外還有多家整車企業開始重視動力電池的規格問題,開始嚴格規定電池尺寸,或者逐漸減少裝配車型的電池規模。
例如,大眾集團未來所有的電氣化車輛可能轉向單一的鋰離子電池單元設計,通過簡化電池單元設計降低電池成本66%;比亞迪商用車電池模組已經基本標準化,能夠實現通過不同的拼裝結構滿足不同車型的需求;南京金龍對電池供應商提出相同的電池規格尺寸要求,做到可內部互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