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發泡保溫管施工特點:
1.降低工程造價
據有關部門測算,雙管制供熱管道,一般情況下可以降低工程造價的25%(采用玻璃鋼做保護層)和10%(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做保護層)左右。
2.熱損耗低,節約能源
高溫預制直埋保溫管其導熱系數為:λ=0.013-0.03kcalm·h·oC,比其他過去常用的管道保溫材料低得多,保溫效果提高4~9倍。再有其吸水率很低,約為0.2kgm2。吸水率低的原因是由于聚氨酯泡沫的閉孔率高達92%左右。低導熱系數和低吸水率,加上保溫層和外面防水性能好的高密度聚乙烯或玻璃鋼保護殼,改變了傳統地溝敷設供熱管道“穿濕棉襖”的狀況,大大減少了供熱管道的整體熱損耗,熱網熱損失為2%,小于國際10%的標準要求。
3.防腐,絕緣性能好,使用壽命長
高溫預制直埋保溫管由于聚氨酯保溫管保溫層緊密地粘結在鋼管外皮,隔絕了空氣和水的滲入,能起到良好的防腐作用。同時它的發泡孔都是閉合的,吸水性很小。高密度聚乙烯外殼、玻璃鋼外殼均具有良好的防腐、絕緣和機械性能。因此,工作鋼管外皮很難受到外界空氣和水的侵蝕。只要管道內部水質處理好,據國外資料介紹,高溫預制直埋保溫管的使用壽命可達50年以上,比傳統的地溝敷設、架空敷設使用壽命高3~4倍。
4.占地少,施工快,有利環境保護
直埋供熱管道不需要砌筑龐大的地溝,只需將保溫管埋人地下,因此大大減少了工程占地,減少土方開挖量約50%以上,減少土建砌筑和混凝土量90%。同時,保溫管加工和現場挖溝平行進行,只需現場接頭,可以縮短工期約50%以上,預制直埋保溫管廣泛用于液體、氣體的輸送管網,化工管道保溫工程石油、化工、集中供熱熱網、中央空調通風管道、市政工程等。 聚氨酯發泡保溫管是一種保溫性能好,加安全可靠,工程造價低的直埋預制保溫管。有效的解決了城鎮集中供熱中130℃-600℃高溫輸熱用預制直埋保溫管的保溫、滑動潤滑和裸露管端的防水問題。直埋保溫管不僅具有傳統地溝和架空敷設管道難以比擬的先進技術、實用性能,而且還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也是供熱節能的有力措施。預制直埋保溫管采用直埋供熱管道技術,標志著中國供熱聚氨酯保溫管技術發展已經進入了新的起點。
聚氨酯發泡保溫管泡沫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絕熱聚氨酯保溫管應用:聚氨酯保溫管用于室內外各種管道,集中供熱管道,中央空調管道、化工、等工業管道的保溫、保冷工程。概述 聚氨酯發泡保溫管自三十年代聚氨酯合成材料誕生以來,一直作為一種優良的絕熱保溫材料而得到迅速發展,其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更由于其施工簡便、節能防腐效果顯著而被大量地用于各種供熱、制冷、輸油、輸汽等各種管道。大量地用于各種供熱、制冷、輸油、輸汽等各種管道。
聚氨酯發泡保溫鋼管結構;
1.防腐層:保護外鋼管避免腐蝕物腐蝕鋼管,延長鋼管使用壽命。
2.外護鋼管: 保護保溫層免受地下水侵蝕,支撐工作管并能承受一定的外部荷載,保證工作管正常工作。
3.聚氨酯泡沫層: 保證介質溫度,保證外護管表面保持常溫。
4.阻隔、反射層: 保證有機泡沫材料不進入無機硬質耐高溫層;反射耐高溫層部分熱量。
5.無機硬質保溫層:耐高溫,保證與有機保溫層之間的界面溫度,保證泡沫不被炭化。
6.減阻層: 保證工作鋼管熱脹冷縮自由運動。
7.工作鋼管:保證輸送介質正常流動。
作為目前一的保溫防水一體化新型建材,聚氨酯硬泡保溫材料在國內建筑業的應用尚處于初始階段。
可喜的是,為加快建筑保溫材料的革新,促進聚氨酯硬泡在建筑節能領域的推廣應用,建設部專門成立了“聚氨酯建筑節能應用工作組”,以推進聚氨酯硬泡保溫防水材料在國內建筑節能行業的應用。
聚氨酯發泡直埋保溫管主要組成:
第一層:工作鋼管層
根據設計和客戶的要求一般選用無縫管螺旋焊管和直縫焊管。鋼管表面經過先進的拋丸除銹工藝處理后,鋼管除銹等級可達GB8923-標準中的Sa2級,表面粗糙度可達GB6060.5標準中R=12.5微米。鋼管表面除污除銹后涂刷一層氰凝防腐材料,其作用一是防水,二是改善保溫層與鋼管之間的粘接表面,使它形成一個整體。
第二層:聚氨酯保溫層
用高壓發泡機在鋼管于特制鋼模具之間形成的空腔中一次性注入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原液而成。即俗稱的“模具發泡工藝”。聚氨酯泡沫是否發滿,有任何質量問題便于直接檢驗。其作用一是防水,而是保溫,三是支撐熱網自重。當輸送介質溫度為:-50℃—120℃時,選用硬質聚氨基甲酸酯泡沫塑料做保溫層;當輸送介質溫度為:-50℃—154℃時,選用硬質聚氨基脲酸酯泡沫塑料做保溫層。
第三層:玻璃鋼保護層
用機械濕法纏繞制作而成。其作用一是保護聚氨酯保溫層免遭機械硬物破壞,二是防腐防水,它的耐氣候性、耐酸性、耐海水性較好,但是,樹脂必須用306#、191#、196#等剛性和半剛性不飽和樹脂。
檢查聚氨酯保溫管道的噴涂厚度時,用鋼針插入和量測的方式。采用1米的直尺和楔形塞尺對聚氨酯管道的表面平整度進行檢查,允許偏差為5毫米。
除了這些需要借助工具的檢查以外,施工單位還需要肉眼檢查管道的硬泡聚氨酯和基層粘接是否牢固,確保其表面不出現破損、起鼓、脫層、孔洞和裂縫。
保溫層的任意位置泡沫密度不能小于60kg/?,且泡沫表面要光潔、不粘不縮、泡孔均勻、沒有塌陷和開裂。
保溫鋼管制造業“雙創”是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是激發制造業創新活力、發展潛力、轉型動力的重要舉措,當前我國制造業“雙創”平臺建設釋放了企業創新活力,使得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生產等新模式加快普及應用,創新發展的良好生態正在形成。
該委員會秘書處設置在冶金工業規劃院,在成立大會上,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表示,鋼結構建筑作為我國建筑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以及作為化解鋼鐵行業過剩產能的有效途徑之一,已然打通了建筑產業、鋼鐵產業之間的行業界線。“在中央、各部委、各省市已形成推廣鋼結構的共識,我國鋼結構建筑產業化將迎來高速發展歷史機遇期。”
而在推動鋼結構建筑產業化發展方面,能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團體標準扮演重要角色。
李新創表示,開展鋼結構領域鋼材團體標準化工作,將快速響應鋼結構行業的技術發展和產品需求,促進鋼鐵企業產品更新、質量提升,更好地滿足鋼結構建筑對鋼材的定制化要求,引領全國鋼結構用鋼材產品整體質量水平的提升,推動我國鋼結構行業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鋼鐵處處長徐文立在會上表示,從鋼鐵行業來看,鋼結構建筑是綠色建筑的典型代表,便于實現標準化,而且從全生命周期來看也是具有其他產品無可比擬的優勢,鋼結構建筑回收率可以高達90%以上。但是與歐美發達國家比較,無論是鋼結構的應用比例,還是鋼結構建筑的比例等方面,都有一些差距。
團體標準正是一塊短板。據工信部科技司標準處副處長甘小斌介紹,2016年底,鋼鐵行業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有3000多項,涵蓋了鋼鐵行業的各個領域,但團體標準影響力仍然很小。
“國際上各行業協會像STM、ITC都是‘百年老店’,他們的團體標準已經是業界公認的,國際上的團體組織普遍呈現出市場化程度高,企業參與程度深、影響力大,歷史悠久的特點,但國內團體標準的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甘小斌說。
據悉,鋼結構團體標準由行業內的協會、學會、商會共同制定,可以直接反應市場內的需求。同時制定周期最短僅需6個月即可完成,修訂周期也比國家標準短,可快速響應鋼結構領域對于鋼材標準的需求。
根據工信部此前印發的《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2016-2020年)》,中國將力爭鋼結構用鋼量由目前的5000萬噸增加到1億噸以上。高經理 電話 18931734785 QQ1169421662 歡迎詢價 合作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