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機
(電器)
編輯
洗衣機是利用電能產生機械作用來洗滌衣物的清潔電器。按其額定洗滌容量分為家用和集體用兩類。中國規定洗滌容量在6千克以下的屬于家用洗衣機:家用洗衣機主要由
箱體、洗滌脫水桶(有的洗滌和脫水桶分開)、傳動和
控制系統等組成,有的還裝有加熱裝置。洗衣機一般專指使用水作為主要的清洗液體,有別于使用特制清潔溶液,及通常由專人負責的干洗。
中文名洗衣機主要類型家用和集體用發明者漢密爾頓.史密斯發明時間1858年
從全國范圍來看,目前我國洗衣機市場普及程度已經超過了76%,其中城鎮市場已經超過了96%,農村市場也已經超過了53%;隨著國家開展家電下鄉、擴大內需的政策,洗衣機企業將目光均投向了擁有較大消費潛力的農村市場。未來幾年,我國洗衣機市場需求增長空間將主要來自于:以城鎮化和農村市場為主的首次需求,以及以城鎮市場消費升級為主的更新需求;整個洗衣機市場需求在未來幾年將繼續保持溫和增長態勢。
2010年,我國洗衣機總銷量約5000多萬臺,同比增長接近30%,增長幅度創歷史最高水平;其中內銷實現3300多萬臺,同比增長約28%,出口實現1600多萬臺,同比增長30%以上,均創歷史最高增長速度。
從不同產品來看,2010年我國
滾筒洗衣機總銷量達到1100多萬臺,同比增長50%以上,占洗衣機市場銷量比重由上年的不足20%上升至20%以上。其中,第四季度各月銷量均超過110萬臺,所占洗衣機市場總銷量的份額均超過21%。
節水將成未來洗衣機重點發展方向,洗衣機產業目標主要涵蓋節電節水、產品功能、綠色設計三大方向。在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編制的冰箱、空調、洗衣機的技術路線圖中,就節電節水方面,制定了到 2015年,波輪式雙桶洗衣機達到國家能效2級,波輪式全自動洗衣機達到國家能效1級,能效1級的滾筒式全自動洗衣機要達到歐盟A+等級耗電、耗水要求, 滾筒式洗干一體機要達到GB/T23118國標A級耗電、耗水要求。到2020年,滾筒洗衣機達到歐盟A+++等級耗電、耗水要求,波輪式全自動洗衣機達到國標A+等級耗電、耗水要求,滾筒式洗干一體機達到國標A+等級耗電、耗水要求。在產品功能方面,洗衣機的發展方向是大容量,低噪聲、低振動。
機械力、
洗滌液、水是洗衣機洗滌過程中的三要素。洗衣機運動部件產生的機械力和洗滌液的作用使污垢與衣物纖維脫離。加熱洗滌液,可增強去污效果。織物不同,適宜液溫也不同,反映洗衣機洗滌性能(即洗凈衣物的能力)的主要指標是洗凈率(或洗凈比)和織物磨損率。洗凈率是洗衣機在額定洗滌狀態下,利用光電反射率計(或白度儀)測定洗滌前后人工污染布及其原布的反射率。洗衣機發展史 從古到今,洗衣服都是一項難于逃避的家務勞動,而在洗衣機出現以前,對于許多人而言,它并不像田園詩描繪的那樣充滿樂趣,手搓、棒擊、沖刷、甩打…這些不斷重復的簡單的體力勞動,留給人的感受常常是:辛苦勞累。
1858年,一個叫
漢密爾頓·史密斯的美國人在匹茨堡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臺洗衣機,該洗衣機的主件是一只圓桶,桶內裝有一根帶有槳狀葉子的直軸,軸是通過搖動和它相連的曲柄轉動的。同年史密斯取得了這臺洗衣機的專利權。但這臺洗衣機使用費力,且損傷衣服,因而沒被廣泛使用,但這卻標志了用機器洗衣的開端。次年在德國出現了一種用搗衣杵作為攪拌器的洗衣機,當搗衣杵上下運動時,裝有彈簧的木釘便連續作用于衣服。19世紀末期的洗衣機已發展到一只用手柄轉動的八角形洗衣缸,洗衣時缸內放入熱肥皂水,衣服洗凈后,由軋液裝置把衣服擠干。
1874年,“手洗時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美國人比爾·
布萊克斯發明了木制手搖洗衣機。
布萊克斯的洗衣機構造極為簡單,是在木筒里裝上6塊葉片,用手柄和齒輪傳動,使衣服在筒內翻轉,從而達到“凈衣”的目的。這套裝置的問世,讓那些為提高生活效率而冥思苦想的人士大受啟發,洗衣機的改進過程開始大大加快.
1880年,美國又出現了蒸氣洗衣機,蒸氣動力開始取代人力。經歷了上百年的發展改進,現代蒸汽洗衣機較早期有了無與倫與的提高,但原理是相同的。現代蒸汽洗衣機的功能包括蒸汽洗滌和蒸汽烘干,采用了智能水循環系統,可將高濃度洗滌液與高溫蒸氣同時對衣物進行雙重噴淋,貫穿全部洗滌過程,實現了全球獨創性的“蒸汽洗”全新洗滌方式。與普通滾筒洗衣機在洗滌時需要加熱整個滾筒的水不同,蒸汽洗滌是以深層清潔衣物為目的,當少量的水進入蒸汽發生盒并轉化為蒸汽后,通過高溫噴射分解衣物污漬。蒸汽洗滌快速、徹底,只需要少量的水,同時可節約時間。對于放在衣柜很長時間產生褶皺、異味的冬季衣物,能讓其自然舒展,撫平褶皺。“蒸汽烘干”的工作原理則是把恒定的蒸汽噴灑在衣物上,將衣物舒展開之后,再進行恒溫冷凝式烘干。通過這種方式,厚重衣物不僅干得更快,并且具有舒展和熨燙的效果。
蒸汽洗衣機之后,水力洗衣機、內燃機洗衣機也相繼出現。水力洗衣機包括洗衣筒、動力源和與船相連接的連接件,洗衣機上設有進、出水孔,洗衣機外殼上設有動力源,洗衣筒上設有衣物進口孔,其進口上設有密封蓋,洗衣機通過連接件與船相連。它無需任何電力,只需自然的河流水力就能洗滌衣物,解脫了船民在船上洗滌衣物的煩惱,節約時間,減輕家務勞動強度。
1910年,美國的
費希爾在
芝加哥試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臺電動洗衣機。電動洗衣機的問世,標志著人類家務勞動自動化的開端。
1922年,美國瑪塔依格公司改造了洗衣機的洗滌結構,把拖動式改為攪拌式,使洗衣機的結構固定下來,這也就是第一臺攪拌式洗衣機的誕生。這種洗衣機是在筒中心裝上一個立軸,在立軸下端裝有攪拌翼,電動機帶動立軸,進行周期性的正反擺動,使衣物和水流不斷翻滾,相互摩擦,以此滌蕩污垢。攪拌式洗衣機結構科學合理,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
1932年,美國本德克斯航空公司宣布,他們研制成功第一臺前裝式滾筒洗衣機,洗滌、漂洗、脫水在同一個滾筒內完成。這意味著電動洗衣機的型式躍上一個新臺階,朝自動化又前進了一大步。
第一臺自動洗衣機于1937年問世。這是一種“前置”式自動洗衣機。靠一根水平的軸帶動的缸可容納4000克衣服。衣服在注滿水的缸內不停地上下翻滾,使之去污除垢。到了40年代便出現了現代的"上置"式自動洗衣機。
隨著工業化的加速,世界各國也加快了洗衣機研制的步伐。首先由英國研制并推出了一種噴流式洗衣機,它是靠筒體一側的運轉波輪產生的強烈渦流,使衣物和洗滌液一起在筒內不斷翻滾,洗凈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