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日本三洋 Sanyo
型號;109R0812H401
產品尺寸80*80*25mm 8cm 8厘米 雙滾珠風扇
電壓:DC12V
電流:0.13A
接口;3線
轉速;支持3線
風扇接口:適用:CPU散熱器,機箱電源風扇靜音改造,水冷散熱輔助,游戲機散熱,高可靠服務器應用場所
2.3.2自動控制系統的伯德圖
2.3.3系統頻域穩定性基本概念
2.4自動控制系統的頻域校正
2.4.1基本概念
2.4.2自動控制系統校正方法
2.5 MATLAB和SIMULINK應用簡介
2.5.1 MATLAB應用簡介
2.5.2 SIMULINK應用簡介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三章 閉環直流調速系統
3.1 直流調速系統概論
3.1.1調速指標與直流調速的基本方法
3.1.2直流調速系統的結構
3.1.3直流調速系統的檢測方法
3.1.4晶閘管-電動機系統的開環特性分析
3.2直流調速系統中典型環節的傳遞函數
3.2.1晶閘管觸發整流裝置
3.2.2直流電動機
3.2.3比例、積分及比例--積分調節器
3.2.4測速發電機
3.3單閉環調速系統分析
3.3.1有靜差轉速負反饋直流調速系統
3.3.2無靜差轉速負反饋直流調速系統
3.3.3其它反饋在單閉環直流調速系統中的應用
3.4轉速、電流雙閉環調速系統分析
3.4.1雙閉環調速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3.4.2雙閉環調速系統穩態分析
3.4.3雙閉環調速系統動態分析
3.5轉速、電流雙閉環系統調節器的工程設計
3.5.1調節器的工程設計方法概論
3.5.2典型系統及其參數和性能指標的關系
3.5.3調節器的選擇
3.5.4對控制對象傳遞函數的近似處理
3.5.5應用MATLAB輔助設計電流、轉速雙閉環系統調節器
3.6其他多環調速系統簡介
3.6.1多環控制系統內環的作用
3.6.2多環調速系統簡介
思考題與習題
第四章 可逆直流調速系統
4.1 可逆直流調速系統的實現方法
4.1.1電樞反接可逆電路
4.1.2勵磁反接可逆電路
4.1.3電樞反接可逆電路與勵磁反接可逆電路的比較
4.2 可逆直流調速系統的環流分析
4.2.1環流的種類
4.2.2靜態環流的分析
4.3 有環流可逆直流調速系統
4.3.1α=β工作制有環流可逆直流調速系統
4.3.2可控環流的可逆直流調速系統
4.4 無環流可逆直流調速系統
4.4.1 邏輯無環流可逆直流調速系統
4.4.2錯位無環流可逆直流調速系統
思考題與習題
第五章 直流脈寬調速系統
5.1 脈寬調制變換器
5.1.1不可逆PWM變換器
5.1.2可逆PWM變換器
5.2 脈寬調速系統的開環機械特性
5.3 脈寬調速系統的控制電路
5.3.1脈寬調制器
5.3.2邏輯延時環節
5.3.3基極驅動器
5.4直流脈寬調速系統的特殊問題
5.4.1電流脈動量
5.4.2轉速脈動量
5.4.3電力晶體管的開關損耗和最佳開關頻率
5.4.4泵升電壓限制電路
思考題與習題
第六章 位置隨動系統
6.1位置控制原理
6.1.1位置隨動系統的分類
6.1.2位置控制方法
6.2位置隨動系統檢測元件
6.2.1旋轉變壓器
6.2.2光柵
6.2.3感應同步器
6.3位置隨動系統分析與設計
6.3.1位置隨動系統靜態誤差分析
6.3.2位置隨動系統動態校正設計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七章 交流調壓調速系統和串級調速
7.1 交流調速的基本原理
7.1.1交流調速系統的特性
7.1.2交流調速系統的分類
7.2 交流調壓調速系統
7.2.1調壓調速系統的原理和電路
7.2.2交流調壓調速系統機械特性分析
7.3 串級調速系統
7.3.1串級調速系統的基本原理
7.3.2串級調速系統機械特性
7.3.3雙閉環串級調速系統分析
思考題與習題
第八章 異步電動機變壓變頻調速系統
8.1 變頻調速的基本控制方式
8.1.1基頻以下調速
8.1.2基頻以上調速
8.2異步電動機變頻調速的機械特性
8.2.1恒壓恒頻控制異步電動機的機械特性
8.2.2恒壓恒頻控制異步電動機的變頻調速性能分析
8.3轉速開環變頻調速系統
8.3.1交-直-交電壓型逆變器轉速開環的變頻調速系統
8.3.2電流型逆變器轉速開環的變頻調速系統
8.4轉差頻率控制的轉速閉環調速系統
8.4.1轉差頻率控制的基本概念
8.4.2轉差頻率控制規律
8.4.3轉差頻率控制的變頻調速系統
8.5異步電動機矢量變換控制系統
8.5.1異步電動機矢量變換控制的基本原理
8.5.2矢量變換運算規律及實現
8.5.3矢量變換控制中的異步電動機數學模型
8.5.4異步電動機矢量變換控制基本方程式
8.5.5異步電動機矢量變換控制系統
8.6異步電動機的直接轉矩控制
8.6.1直接轉矩控制的特點
8.6.2直接轉矩控制的基本原理
8.6.3異步電動機轉矩控制的基本控制方案
思考題與習題
第九章 變頻器應用技術
9.1變頻器裝置的分類及主要功能
9.1.1變頻器裝置的分類
9.1.2通用變頻器的主要功能
9.2變頻器的選擇
9.2.1 變頻器類型的選擇
9.2.2控制方式的選擇
9.2.3控制系統
9.2.4變頻器容量選擇
9.2.5變頻器外圍設備的選擇
9.3電動機容量的選擇
9.4電纜的選擇
9.5 變頻器與PLC和上位機的連接
9.5.1變頻器的輸入輸出電路
9.5.2使用時應注意的問題
9.5.3通過數據傳輸進行的控制
9.5.4接地和電源系統
9.6 變頻器的安裝、調試及使用
9.6.1通用變頻器的安裝
9.6.2變頻器的接線
9.6.3通用變頻器的調試
9.6.4通用變頻器的使用方法
思考題與習題
第十章 全數字化交直流調速控制系統
10.1概述
10.1.1系統總體結構
10.1.2電機數字控制系統的設計方法和步驟
10.1.3電機數字控制系統的硬件系統設計方法和步驟
10.1.4電機數字控制系統總體方案的確定
10.1.5微處理芯片的選擇
10.1.6控制系統的軟件
10.1.7數字調速系統的特點
10.2 全數字化直流調速系統
10.2.1國內外直流調速系統數字化的發展概況
10.2.2 32位全數字化直流傳動裝置介紹
10.2.3應用實例
10.3 微機控制的交流調速系統
10.3.1功能模塊劃分與微機系統結構
10.3.2矢量控制系統的微機控制
10.3.3交流電動機的微機變頻控制裝置設計
思考題與習題
附錄 常用符號表
參考文獻
機工教材
書 名:自動控制系統——工作原理、性能分析與系統調試
第2版 1碟
層 次:高職高專
配 套:電子課件
作 者:孔凡才
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01-20
ISBN:9787111115298
開本: 16開
定價:¥36.0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分3篇:第1篇主要從物理過程上,概括地講述常用檢測元件、常用電動機和電力電子供電電路等基本部件的工作原理(4~30學時)。第2篇內容包括系統數學模型、MATLAB軟件及其應用、系統性能分析和系統校正等。本篇主要從傳遞函數與系統框圖出發,應用Simulink系統仿真分析,以定性分析為主,闡述各環節(及各參數)對系統性能的影響與改進性能的途徑(24學時)。第3篇為各種常見典型自動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性能分析和系統調試(16~48學時)。本書從基礎知識→
自動控制原理→自動控制系統→具體電路→系統調試→故障排查,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完整的認知過程和一個理論聯系實際的實踐過程,內容全面豐富。本書的特點是內容新,理論聯系實際,突出物理過程的分析,注重方法論的闡述,注意基礎知識的復習與應用,分析細致,通俗易懂。并可根據不同專業要求,有6種方案可供選擇(學時為50~96)。全書每章均有小結、思考題與習題,它們多為生產實際中的問題。書中還安排了較多的閱讀材料、實例分析和讀圖練習,以利學生的自學、分析和實踐能力的提高。此外,還有與教材配套的實踐項目內容和相應的實踐裝置介紹。為便于新版教材的使用,本書還附帶一張配套的多媒體光盤(CAI光盤)。光盤內容包括【教學指導】、【參考電子教案】、【自學輔導】、【疑難問題解答】、【實例分析】及【實踐裝置和實驗、實訓指導書】等。該光盤對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都將會有很大的幫助。本書可供應用型本科、技師學院、高等專科學校、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職工大學的電氣工程類專業、應用電子類專業、機械類專業、
機電一體化專業、
數控機床維修專業和
計算機應用類專業選用,也可供工程技術人員參考,并可作為技師和
高級技師技術培訓教材。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