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無芯片IC半導體設計公司,NVIDIA有自己的實驗室研發芯片,但將芯片制造工序分包給其他廠商。以往,NVIDIA從其他廠商,例如 IBM,意法半導體,臺積電(NVIDIA目前最重要的代工合作伙伴)和
聯華電子獲得硅芯片生產能力。芯片的供應鏈需涉及數間第三廠:薄片制造廠,test-house測試核心并根據效能將之分類,和將芯片封裝的廠商。依據存貨清單,NVIDIA必須提早數月訂購芯片,并將之存儲起來等待使用。這偶爾會引起供應補給的不穩定。
在最終產品上(指顯卡、主板等),NVIDIA會推出所謂原廠“公版”(Reference)產品(稱為參考樣卡或參考樣板)供展示及測試之用,早期產品是由臺灣
微星,美國威竣(VisionTek)及德國
艾爾莎代工,由新加坡
偉創力與臺灣鴻海(
富士康)、
捷波代工生產。在零售市場上,NVIDIA會把頂級型號的“原廠”公版產品給各個第三方廠商貼牌,如GeForce 7950 GX2、Quadro FX 5600、nForce 680i SLI等等,這些廠商的產品設計用料完全相同,均由一家廠商代工。在OEM市場上,亦有部分“原廠”公版產品存在。2008年后NVIDIA允許了旗艦級產品的“非公版”(Non-Reference)設計,但只有極少數有實力的廠商(如華碩、
影馳等)會推出自己設計的產品。2010年10月初,NVIDIA曾通過
BestBuy少量銷售由富士康廠商代工的NVIDIA品牌“原廠”產品。
退出芯片組市場的玄機
NVIDIA終于承認他們未來將放棄為Intel平臺高端產品(如Nehalem架構的Core i5/i7等)制作芯片組的計劃,不過他們狡辯說放棄的原因是因為與Intel公司之間的官司糾葛,以及Intel不愿意將新的總線接口DMI授權給 Nvidia等等,不過,在我們看來,這些狡辯其實只是一種巧妙轉移觀眾視線的托辭而已。
盡管Nvidia曾經一度在基于
AMD平臺的芯片組市場上呼風喚雨,但是AMD巨資收購
ATI后,其芯片組產品和業務迅速崛起,特別是在推出牢牢控制在AMD自己手中的交火技術
CrossFire之后,Nvidia的芯片組產品在AMD平臺上便日漸式微。
而自從Nvidia推出nForce4之后,其后的芯片組產品表現幾乎可以用一塌糊涂來形容。當時Nvidia曾經推出過一款配合其芯片組使用的網絡管理軟件NAM(NVIDIA Access Manager),這款軟件本來的目的是保護系統的網絡安全,不過在實際使用中卻經常導致系統網絡功能的不正常,而且芯片組中的網絡功能部分性能也很差。
到680i時代,這款芯片組則由于內存控制器性能低下則飽受批評。在后來推出的7XX系列芯片組中,他們雖然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是在RAID控制器部分又出現了性能低下的問題。
另外,據OEM廠商提供的消息稱,基于Nvidia 6xx/7xx系列芯片組的主板退貨率非常之高,根本不值得購買。而且據說Nvidia早在去年下半年便已有退出芯片組市場的想法,當時Nvidia曾在一次會議上詢問到場的OEM廠商,自己還有沒有必要再繼續研發新的芯片組產品,據說提問過后會場鴉雀無聲...
Nvidia已經把業務重心轉向SOC芯片以及GPGPU技術的研發,開發這些產品自然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因此他們自然會放棄那些自認沒有競爭力,商業價值小的花錢項目。不過,為了掩蓋事實的真相,令自己更體面地放棄大部分芯片組業務,他們把與Intel之間的紛爭拉來作掩護,把過錯全部推到Intel的所謂“獨斷專行”身上。
當然,Nvidia確實有表示還會繼續生產基于Intel FSB接口的芯片組平臺,不過我們估計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當Nvidia清空這類產品的庫存之后,恐怕他們一樣也會停止這種芯片組的生產和研發。最后,他們甚至還有可能將芯片組部門整個賣給蘋果,以換取現金。
[6]
不再造芯片組
NVIDIA退出芯片組領域早已經是不可避免的,芯片組和SoC開發團隊也已于早些時候合并,以增強Tegra產品線的開發力量。
NVIDIA終于官方承認已經徹底跟芯片組說拜拜了。黃仁勛在昨日的財務會議上說:“我們再也不制造任何芯片了。我們現在造的是SoC我們正在生產Tegra SoC,所以將把(芯片)集成提高到一個新層次……芯片組業務今年已經基本陷入停滯,因為我們并沒有真正拓寬它的銷售。”
傳統上,芯片組業務貢獻著NVIDIA公司總收入的30%,而2011財年第三季度據稱已經降至15%
.[7]
NVIDIA定于2008年2月14日發布新一代中端顯卡產品,
核心代號D9P或G94的GeForce 9600系列顯卡,取代原有的 GeForce 8600系列。GeForce 9600將會是NVIDIA首款支持256Bit顯存接口的中端顯卡產品,預估效能將比對手Radeon HD 3850高出20%-40%。采用65納米制程由TSM代工,核心架構基本上是G92的一半,擁有64個Stream Processor,支持Pure Video Gen 2影像處理引擎,但顯存接口將會保持256Bit,標準顯存容量為512MB,這是NVIDIA首款中端產品支持256Bit接口,首款型號為GeForce 9600GT。
NVIDIA推出GeForce 9600GT其中一個賣點,是要營救SLI技術需求過份低迷,令SLI技術帶動SLI芯片組的銷情,預期GeForce 9600GT SLI技術將會比現有GeForce 8800GTS 512要強上30-40%。
2011年初,NVIDIA一改之前對CPU研發的否認,公布了自己正在研發的Project Denver(丹佛計劃)項目——即高性能桌面級64位ARM
處理器的研發項目。
而NVIDIA借助ARM構架的處理器超高的性耗比、ARM的快速崛起以及自身在GPU方面的強大優勢(CUDA通用運算);在這個融合以及云端的時代,未來可謂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