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常用的氧化鋅礦酸浸工藝、鉛鋅礦選礦工藝-鞏義市開元機械設備有限公司選礦設備專家
www.xuankuang371.com
氧化鋅礦酸浸工藝
A 老山(Vieille一Montagne)工藝
操作程序是:先將礦料磨細到80μm,加入到硫酸鋅中性溶液中,在不斷攪拌的情況下,加熱到70~90℃,然后緩慢(不少于3h)加人含游離酸100~200g/L的廢電積液,使溶液的酸度逐步提高,待pH值達到1.5左右、溶液含酸1.5~15g/L即達到浸出終點。保持70~90℃的溫度繼續攪拌2~4h,可使已溶解的硅幾乎全部以不溶的晶體硅析出。操作結束時,礦漿中含有硫酸鋅溶液、懸浮的晶體SiO2及殘渣。在70~90℃和攪拌的情況下,硅酸的聚合速率很大,可使溶液中膠質Si02的濃度較浸出達到終點時溶液中要求的含硅量還要低,Si02濃度從0.487~0.762g/L減到攪拌結束時的0.147~0.291g/L,礦漿的過濾性能較好,經濃縮后過濾速度可達125 ~652kg/(m2·h)干渣。由于礦漿含酸較高(1.5~15g/L H2SO4),在送凈化前需中和降酸,這一過程可在過濾后或過濾前進行。
B 中和凝聚法和EZ工藝
我國昆明冶金研究院研制中和凝聚法和澳大利亞電鋅公司創造的順流連續浸出法(EZ法)工藝相近,均是在氧化礦酸浸后再進一步進行中和凝聚的方法。EZ法進行了規模為5t/d的工業試驗之后即告停頓。昆明冶金研究院的中和凝聚法在進行了2t/d擴大試驗后,在國內建設了多座規模為電鋅200~2000t/a的小型濕法煉鋅廠,處理的氧化礦成分一般含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