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1961年中國第一臺激光打標機中的激光器宣布研制成功至今,在全國激光科研、教學、生產和使用單位共 同努力下,我國形成了門類齊全、水平先進、應用廣泛的激光科技領域,并在產業化上取得可喜進步,為我國科學技術、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在國際上了也爭得了一席之地。
1957年,王大珩等在長春建立了我國第一所光學專業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 儀器機械研究所(簡稱“光機所”)。在老一輩專家帶領下,一批青年科技工作者迅速成長,鄧錫銘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早在1958年美國物理學家肖洛、湯斯關于激光原理的著名論文發 表不久,他便積極倡導開展這項新技術研究,在短時間內凝聚了富有創新精神的中青年研究 隊伍,提出了大量提高光源亮度、單位色性、相干性的設想和實驗方案。1960年世界第一臺激光器問世。1961年夏,在王之江主持下,我國第一臺紅寶石激光器研制成功。此后短短幾年內,激光技術迅速發展,產生了一批先進成果。各種類型的固體、氣體、半導體和化學激 光器相繼研制成功。在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方面、一系列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術(如腔的Q突變及轉鏡調Q、行波放大、錸系離子的利用、自由電子振蕩輻射等)紛紛提出并獲得實施,其中不少具有獨創性。
產品說明:
半導體激光打標機機型介紹:
半導體側面泵浦激光打標機使用國際上先進的激光技術,用波長808nm半導體激光二極管泵浦Nd:YAG介質,使介質產生大量的反轉粒子,在開關的作用下形成波長1064nm的巨脈沖激光輸出,電光轉換效率高,此種激光器體積小,是傳統燈泵浦激光器的四分之一。該型設備也是傳統燈泵浦激光打標機最理想的換代產品。
半導體激光打標機機型特點:
1、機器結構上進行了較大的改進:光學系統采用全密封結構,具有紅光預覽功能,外形更美觀、操作更方便;
2、光電轉換效率高,光束質量好,線條精細,光斑小,激光器使用壽命長;
3、該機配備最新精密恒溫冷水機,運行噪音低,溫度調節精度高,為機器長時間連續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4、高速掃描振鏡,適合工業大批量生產。
適合材料:
普通金屬及合金(鐵、銅、鋁、鎂、鋅等金屬),稀有金屬及合金(金、銀、鈦),金屬氧化物,特殊表面處理(磷化、鋁陽極化、電鍍表面),ABS(電器外殼、日用品),油墨(透光按鍵、印刷制品),環氧樹脂(電子元器件的封裝絕緣層)。
行業應用:
·該型設備可標記金屬及多種非金屬,適合應用于一些要求更精細,精度更高,打深度的材料。
·廣泛應用于五金制品、工具配件、精密器械、眼鏡鐘表、首飾飾品、汽車配件、塑膠按鍵、建材、食品、藥品、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IC)、電工電器、手機通迅、PVC管材、醫療器械、衛生潔具等行業。
·根據不同行業需求,推出一體機,分體機,一體雙升降等系列機型,可選配旋轉工作臺。
產品優勢:
·可24小時連續工作,無耗材。
·激光模塊使用壽命長(10000小時以上),光束穩定。
·DP-50半導體一體式激光打標機也可用于配合生產流水線及自動化生產線的設備。
·軟件功能強大,可兼容Coreldraw、AutoCAD、Photoshop等軟件的文件;支持PLT、PCX、DXF、BMP等,可直接使用SHX、TTF字庫;支持自動編碼、打印序列號、批號、日期、條形碼、二維碼、自動跳號等。
DP-50半導體一體式激光打標機技術參數:
型號:DP-50/DP-75
最大激光功率:50W/75W
激光波長:1064nm
打標范圍:50mm×50mm、100mm×100mm、160mm×160mm、300mm×300mm(可選)
打標深度:≤ 05mm/≤ 1.0mm
打標速度:≤ 7000mm/s
最小線寬:0.015mm
最小字符:0.3mm
定位精度:±0.003mm
冷卻方式:高精度恒溫/閉環水冷
工作溫度:15℃--35℃
系統運行環境:WindowsXP/Windows2000
平均功耗:≤ 1.5kw/≤ 2.0kw
電源電壓:AC220V 20A 50HZ
外形尺寸:1200mm×65mm×900mm
同時,作為具有高亮度、高方向性、高質量等優異特性的新光源,激光很快應用于各技術領域,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競爭力。通信方面,1964年9月用激光演示傳送電視圖像,1964年11月實現3~30公里的通話。工業方面,1965年5月激光打孔機成功地用于拉絲模打孔生產,獲得顯著經濟效益。醫學方面,1965年6月激光視網膜焊接器進行了動物和臨床實驗 。國防方面,1965年12月研制成功激光漫反射測距機(精度為10米/10公里),1966年4月研制出遙控脈沖激光多普勒測速儀。
可以說,在起步階段我國的激光技術發展迅速,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和當時國際水平接近,一項創新性技術能夠如此迅速趕上世界先進行列,在我國近代科技發展史上并不多見。這些成績的取得,尤其是能夠把物理設想、技術方案順利地轉化成實際激光器件,主要得力于光機所多年來在技術光學、精密機械和電子技術方面積累的綜合能力和堅實基礎。一項新技術的開發,沒有足夠的技術支撐是很難形成氣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