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鏡鐵礦設備/鏡鐵礦選礦設備在工藝流程方面采用丁貧、富分選,粗、細分選,砂、泥分選,防止過磨(磨前拋棄尾礦或選出精礦)等較為合理的重選流程,以及采用磁、重、浮等各種聯合流程;在機械化方面,采用重介質方法代替了手選,采用機械選礦設備代替人工淘洗等作業;在重選設備方面,研制了重介質振動溜槽、重介質毖流器、梯形跳汰機、復振跳汰機,螺旋選礦機、螺旋溜槽、離心選礦機和離心搖床等。而在這些選礦設備中有些則是我國創制的,例如離心選礦機和離心搖床。這些選鏡鐵礦設備/鏡鐵礦選礦設備有的已在我色金屬礦石選礦中得到應用,有的進行了工業試驗借助在傾斜槽中流動的水流進行物料選別的過程。礦粒在重力、摩擦力、水流動壓力、剪切力及擋條阻力(槽面上有擋條時)等聯合作用下,松散、分層,達到按比重分選。根據處理物料的粒度分為:①粗粒溜槽 (給礦粒度通常為2~3mm,最大可達100mm以上),有固定式及帶式,用于選別砂金、砂錫及鎢礦等;②礦砂溜槽(給礦粒度2~0.074mm)。溜槽類型較多,常用的有下列幾種。 ① 帶式溜槽 主要部分為一無極的平膠帶,帶面與水平作13°~17°傾斜,由傳動輪帶動低速運轉。礦漿給至離傳動輪一定距離處。比重大的礦粒沉至帶面隨膠帶向上運動;在傳動輪附近用沖洗水將混雜的脈石顆粒洗出,由頂端排出;比重小的礦粒隨礦漿流向下流動,由尾端排出。
② 尖縮溜槽(又稱扇形溜槽)與圓錐選礦機 尖縮溜槽槽長約 1m,給礦端寬125~1400mm,向排礦端逐漸尖縮至25~9mm左右,槽面作16°~20°傾斜放置。含固體重量50~65%的礦漿由上端給入,向下流動時,隨槽面變窄礦漿層逐漸增厚,礦粒在流動中按比重分層,由分離隔板分離開。圓錐選礦機由尖縮溜槽演變而成。礦漿由中心給入正置的給礦錐,沿錐面向底部周緣流動,抵周緣后垂直下落至倒置的選別錐(一層或兩層)。隨礦漿由周緣向中心流動,選別錐表面逐漸縮小,礦漿層逐漸變厚,礦粒在流動過程中按比重分層,由中心處的分割器將輕、重產品分離開。圓錐選礦機直徑通常為2m,最近出現直徑3m的新設備,一般為多層重疊配置。一次可完成粗、精、掃多段選別。圓錐選礦機主要特點是處理能力大,每臺設備達60~100t/h(直徑2m)及200~300t/h(直徑3m);投資和生產費用均較低,推廣迅速;但要求給礦濃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