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堆焊作為材料表面改性的一種經濟而快速的工藝方法,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水泥,電力,鋼鐵,石化等各個部門零件的制造修復中。為了最有效地發揮堆焊層的作用,采用的堆焊方法有較小的母材稀釋、較高的熔敷速度和優良的堆焊層性能,即優質、高效、低稀釋率的堆焊技術。
二、磨煤輥磨損原理
磨煤輥的磨損主要是煤對磨煤輥及磨盤形成的三體高應力磨料磨損。對磨料磨損而言,磨料硬度是一個重要指標。煤的莫氏硬度為1.0-3.75(相當Hv50-214),與其他礦物相比是較低的,但是煤中含有的其它雜質,如粘土、方解石、石英和黃鐵礦等,它們硬度分別為Hv900-1200和1000。實踐表明,這些雜質對磨煤輥磨損有著重要的影響,如石英和黃鐵礦含量增加,被磨材料形成的磨溝增多并明顯變深變寬。因而不同的煤種對金屬的磨損程度不同,磨煤輥的壽命也就不同,其過程主要是屬于多次塑變的磨損。
貧煤中含有較多硬質礦物雜質,所以在磨損表面產生塑性變形形成犁溝的同時,還有磨料對磨損表面的嚴重劃傷等,它的磨損主要是碳化物質點的破碎和剝落,因而碳化物的硬度、尺寸、分布狀態(位向)以及它和萊氏體基體的結合強度都對磨煤輥磨損性能產生直接影響。如果碳化物垂直于磨損面呈條狀分布,則有利于耐磨性的提高。碳化物深埋于基體中,與基體有很好的結合強度,可以有效地抵抗磨料對基體的磨損二不易崩落。相反,如果碳化物為顆粒狀或其分布呈無序狀態,則在磨料作用下容易從基體中脫落而形成凹坑,使基體的磨損量增大,耐磨性下降。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高鉻鑄鐵堆焊層的耐磨性,除了提高組織中基體硬度外,更要的是要通過適當的堆焊工藝來獲得最佳的碳化物硬度、尺寸和分布狀態等。
三、明弧焊修復立磨磨損件的技術特點
采用此種技術修復立磨輥套和磨盤襯板,可以大大提高立磨磨損件的使用壽命。通過使用不同的焊接材料可以成功修復不同基體材料的磨輥和磨盤(鑄鋼、NI冷硬鑄鐵和高碳高鉻冷硬鑄鐵),堆焊層不但具有超高的耐磨性,也具有超強的耐沖擊性和韌性。綜合這種明弧焊修復立磨磨損件的技術的特點和優點如下:
1、 磨內在線修復可以省去拆裝磨輥和磨盤所需停機的時間;此外,在停機檢修其他設施時可以實施在線修復,無需專門安排堆焊時間;
2、 磨內在線修復可長期保持磨輥和磨盤外形輪廓不變,確保立磨產量不變,磨料粒度不變;
磨外離線修復可堆焊大量的焊絲,將磨損面恢復到新品尺寸,經采用公司的技術和焊材堆焊修復的磨損件,壽命為新品的兩倍以上;
3、 不考慮減少停機拆卸增加產量的效益,采用堆焊修復的方法可節約磨輥和磨盤的費用30-70%;
明弧焊工藝不會造成磨輥或磨盤焊裂,焊接過程工件的表面溫度不高于90度;解決了在大型立磨修復領域是埋弧焊禁區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