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銅在自然界大氣中的二氧化硫、碳酸氣和水份的長期作用下生成的銅綠——孔雀綠,結構致密、結合強度高,經得起數百年的日曬雨淋。從古代寺廟、文物、工藝品中還能見到。這些銅綠的化學結構是堿式硫酸銅和堿式碳酸銅的混合物。現在為修復古代遺產、建筑裝飾、工藝美術造就古色古香的外觀,需要研究快速形成孔雀綠的方法。下面是上海銅門提供的孔雀綠著色法方案:
(1)化學法:銅經常規清洗以后,用下列溶液著色:鹽酸(HCl)5~35克/升醋酸銅(Cu(AC)2)5~120克/升起色調調整作用堿式碳酸銅(Cu2(OH)2CO3)2~100克/升起青綠色作用硝酸銅(Cu(NO3)2)5~30克/升保持良好結合力氯化銨(NH4Cl)5~150克/升 提高結合力氯化鈉(NaCl) 30~180克/升提高結合和改善發色采用噴涂、麻布擦拭、浸漬均可。噴涂或擦拭時每平方米需200~300毫升。涂布后讓其自然干燥→水洗→干燥后再重復一次,則能獲得結合力優良的孔雀綠,最后涂透明清漆以增加美感。
相關站點推薦:銅門 http://www.51haoting.com (2)電化學方法:經常規清洗后的銅在下列溶液中陽極電解:碳酸鈉(Na2CO3)75克/升 提供碳酸根 硫酸銨((NH4)2SO4)25克/升 改善分散能力和結合力 硝酸銨(NH4NO3)10克/升 防止產生銅鹽沉淀 pH6~9室溫 陽極電流密度10A/d㎡2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