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夾投影屏幕按照投影方式主要分為:正投屏幕、背投屏幕;投影屏幕按照屏幕材料的材質分為:硬質屏幕和軟質屏幕;屏幕按照不用的應用方式分為:電動屏幕、手 動屏幕、框架屏幕、嵌墻屏幕和支架屏幕;屏幕按照表面不同分為:菲涅爾光學屏幕、漫反射光學屏幕;總之,屏幕可以根據不同的應用進行不同的分類。如下 1.2.2.1圖示,應用方式/材質一目了然:屏幕表支撐夾面的材料決定了光支撐夾線的散射(Scatter)、反射(Reflect)和折射(Refract),正 確的解決和提高相應的三項參數,是屏幕技術的主題。下面將從正投屏幕、背投屏幕兩大類進行屏幕技術的說明。 1.2.2.1 軟質屏幕技術 不論是何種應用方式,正投軟質屏幕其主要技術都是在一種不 透光的布料上表面進行各種不同材料的噴涂,而表面材料中應用了不同的光學材料,光學材料中光學因子(國內通俗的名稱叫“玻珠”)的多少和質量好壞決定了屏 幕的視角和表面增益以及其他重要參數。下圖1.2.2.1a/b反映了理想狀態下玻珠對投影光線的優化作用。 表面噴涂光學因支撐夾子的穩定性和均勻性影響著屏幕畫面的質量。背投軟質屏幕的材料為PVC,同樣需要處理屏幕表面材料和屏幕材料,投影光線從后面照射到屏幕并成像。 屏幕表面的光學因子對投影光學進行優化,提高圖像質量,光學因子的多少和分布決定了屏幕的增益、視角和分辨率。 屏幕表面光學因子和其他色素,可以對投影畫面的色彩飽和度和畫面進行優化。 電動屏幕的自繃性在很大程度上面解決了屏幕表面彎曲不平整的特點,表面材料的特殊工藝,使屏幕的維護變得簡單,除了特殊說明外,有些投影屏幕都具有可清洗的特點,采用專用的清洗液進行維護清理。 1.2.2.2 硬質屏幕的種類和技術 硬質屏幕主要為漫反射光學硬幕和菲涅爾透鏡光學屏幕。 a、漫反射屏幕 漫反射屏幕的技術起源比較早,但是,前期發展比較慢,近幾年隨著應用范圍加大,發展迅速,主要特點是:視角大、增益低、對環境光適應能力比較強,應用范圍廣闊。 1)、漫反射屏幕的技術之一是直接對亞克力表面進行處理制作而成。圖1示,屏幕視角和清晰度都不理想,太陽效應也比較嚴重。主要為國內生產廠家的制造方式。 2)、漫反射屏幕的技術之二是用亞克力、玻璃等透明體材料作為基底。在其表面粘貼背投軟質屏幕制作而成。圖2示該種技術已經成熟應用在各種行 業,上下左右視支撐夾角都是180度,無太陽效應,同時屏幕的尺寸比較大。目前Stewart屏幕公司支撐夾生產的硬質漫反射光學屏幕無縫最大可以做到長× 寬:7.62米×3.23米。投影畫面亮麗奪目,完美再現,抗環境光能力強,無太陽效應,容易清洗和維護,故而在各個行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 b、菲涅爾透鏡光學屏幕 菲涅爾光學透鏡屏幕就是在屏幕的前后表面都具有紋路,對著投影機的表面具有同心圓的菲涅爾透鏡紋路,對著觀眾的表面具有雙凸(柱狀)透鏡的豎條 紋路,兩邊不同的紋路對投影機的光學進行優化,從而大大增加了屏幕的增益,但是,屏幕的垂直視角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目前國際方面著名的制造廠家主要有:美 國STEWART屏幕公司(制造地:美國)、大日本印刷公司(DNP)(制造地:丹麥),丹麥SVS屏幕公司(制造地:丹麥)。菲涅爾光學透鏡屏幕根據菲 涅爾透鏡槽距角度的不同,每款屏幕都具有不同的焦距,以便滿足不同鏡頭投影機的需要。菲涅爾光學透鏡屏幕的原理如下圖示。菲涅爾光學屏幕的特性和屏幕的雙 凸透鏡節距、菲涅爾透鏡槽距等有著密切的關系。 目前屏幕的菲涅爾槽距主要為0.1-0.5毫米不等,凸透鏡節距主要為0.2-0.8毫米,每一個廠家根據屏幕尺寸大小都有明確的指標。 菲涅爾屏幕的增益較大,從2.0-12不等,可以根據不同的使用環境選擇。同時,因支撐夾為屏幕表面的透鏡槽距較小,各個廠家材料使用和工藝加工不同,導致屏幕表面硬度不一致,將直接影響屏幕的使用和維護。 菲涅爾屏幕視角有所限制,尤其垂直視角較小,但是增益比較大,可以做到的增益最高為12,可是視角就相當小了,應用市場非常小。 C、其它背投屏幕: 還有一些背投屏幕因為使用在不同的場合,通過不同的技術加工而成,如:Holo屏幕等應用于櫥窗展示。另外,一些專門應用在背投箱體的短焦距雙 層屏幕,從原理上而言,要使用短焦廣角鏡頭的屏幕要完全克服太陽效應,較好的辦法是將菲涅爾屏幕對貼后,其效果最好。同時,有一些公司生產的超短焦投影屏 幕是在雙層的屏幕中間增加一些黑玻珠(色素),提高抗環境光能力,應用于一些超短焦的廣角鏡頭投影機。 1.3 如何正確選擇投影屏幕 面對大屏幕顯示系統,好多用戶往往為正確選擇投影屏幕而發愁,投影機和屏幕搭配不當,將使顯示的畫面效果大打折支撐夾扣支撐夾,所以,在了解了屏幕的支撐夾特點和應用之后,這個問題,應該迎刃而解了。 在投影機確定的時候,要正確的選擇一塊適合該投影機使用的投影屏幕,主要從以下九個方面考慮: 1、正投背投方式 2、投影機亮度 3、投影機的對比度 4、投影機的光學特性 5、畫面的尺寸要求 6、投影機鏡頭比率 7、屏幕的安裝方式 8、投影環境特點 9、用途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