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連砌筑砂漿的材料組成及質量要求:
1、水泥
水泥是砌筑砂漿的主要膠凝材料。常用的水泥品種有普通水泥、礦渣水泥、火山水泥、粉煤灰水泥。選用水泥的強度一般為砂漿強度的4—5倍。工程上較多采用的強度等級為M5.0—M7.5。水泥強度過高,水泥用量少,但會影響砂漿的和易性。為了使砂漿更為好用,常往砂漿里摻入一些石灰膏粘土膏及工業廢料粉煤灰;往砂漿中摻入一些有機塑化物----微沫劑可以替代石灰膏,有效改善砂漿的和易性。微沫劑是一種憎水性的表面活性劑,摻入砂漿中,他會吸附在水泥顆粒的表面形成一層皂膜,降低水的表面張力,經強力攪拌后,形成無數微小氣泡,增加了水泥的分散性,使水泥顆粒和沙粒之間的摩擦阻力變小,而且氣泡本身易變形,使砂漿流動性增大,和易性變好,并可以簡化工序,減輕環境污染。所以,近年來,微沫砂漿在工程上得到了廣泛應用。
2、石灰
工地上消解石灰是在化灰池里進行的。消解方法視石灰消解速度不同而不同。塊狀生石灰,消石灰粉使用前都要淋成石灰膏,并且要充分“陳伏”使石灰中的過火灰徹底熟化,以免影響工程質量。
3、砂子
砂子是砂漿中的骨料,要求堅固清潔,級配適宜,最大粒徑通常應控制在砂漿厚度的1/5—1/4,使用前必須過篩。
砂子中的含泥量應有所控制,水泥砂漿、混合砂漿的強度等級≥5M時,含泥量應≤5%;強度等級〈5M時,含量應≤10%。若使用細砂配制砂漿時,砂子的含泥量應經試驗來確定。
4、水
拌制砂漿應使用飲用水,未經試驗鑒定的非潔凈水,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均不能拌制砂漿及養護砂漿。
二、砂漿配合比設計的基本要求
(1)滿捉砂漿拌合物的和易要求。
(2)滿捉砂漿強度要求,即應滿足結構設計和施工過程中所要求的強度。
(3)滿足砂漿耐久性的要求,即應滿足砂漿抗滲性、抗凍性、抗裂性等方面的要求。
(4)在保證上述三方面要求的前提下,作到節省水泥,合理使用原材料,取得較好的砂漿的經濟性。
三、砌筑砂漿的技術性質
配制出來的砂漿應滿足要求的和易性,滿足砂漿品種和強度等級要求,并應具有足夠的粘結力。
1、大連砌筑砂漿和易性
砂漿的和易性又稱砂漿的工作性,是指砂漿在攪拌、運輸、砌筑及抹灰等過程中易于操作,并能獲得質量均勻,成型密實的砂漿性能。
砂漿和易性是砂漿拌合物施工操作時所表現的綜合性能。他包括流動性、保水性兩個方面。
2.大連砌筑砂漿流動性:砂漿的流動性是指砂漿在自重或外力的作用下流動的性能,用稠度表示。砂漿稠度的大小是以砂漿稠度測定儀的圓錐沉入砂漿內深度的毫米(MM)來表示。圓錐沉入的深度越深,表明砂漿的流動性越大。砂漿的流動性不能過大,否則強度會下降并且出現分層、析水的現象;流動性小,砂漿偏干,又不便于施工操作,灰縫不易填充。所以新攪的砂漿應具有要求的稠度。影響砂漿流動性的主要因素有:所用膠凝材料的品種與數量、摻合量的品種與數量、砂子的粗細與級配狀況、用水量及攪拌時間等。當砂漿的原材料確定后,流動性的大小主要決定于用水量。因此,施工中常以用水量的多少來調整砂漿的稠度。
3.大連砌筑砂漿保水性:砂漿保水性是指砂漿能保存水分的能力。保水性不好的砂漿,在運輸和放置過程中,容易泌水離析,失去流動性,不易鋪成均勻的薄層或水分易被磚塊很快的吸走,影響水泥正常硬化降低了砂漿與磚面的粘結力,導致砌體質量下降。砌筑砂漿分層應控制在30mm以內,分層大于30mm的,砂漿容易產生泌水、分層或水分流失過快等現象而不便于施工操作;但分層度過小,砂漿過于干稠,也影響操作和工程質量。砂漿的保水性要求也隨基底材料的種類(多孔的,或密實的)、施工條件和氣候條件而變。提高砂漿的保水性常采取摻入適量的有機塑化劑或微沫劑的方法,不應采取提高水泥用量的途徑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