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墻純凈的錫液與玻璃液幾乎不浸潤,不會粘在玻璃上的,當錫液中有氧、硫、鎂、鋁等雜質元素時,錫液的表面張力發生變化,就會發生粘錫現象。彩虹是指浮法玻璃進行鋼化或熱彎時其錫面呈現光的干涉色即彩虹。究其原因主要是錫槽中的微量錫氧化物和錫硫化物電視墻滲入玻璃,在鋼化或熱彎時,其電視墻中二價錫和四價錫相互轉換,因四價錫離子的半徑大于二價錫離子,在轉換過程中在玻璃的錫面產生微小裂紋,在光照下形成干涉彩虹。 治理粘錫和虹彩的首要措電視墻施仍然是加強錫槽和流道的密封,防止和減少空氣進入錫槽,密封方法如前所述。二是保證錫槽出口處三角區的錫液面干凈,要求此處直線電機正常運轉,同時要定期清理三角區液面及沿口積灰,尤其在改板操作、加錫及錫槽事故后必須及時進行清理。三是保證錫液的純度,在錫槽密封良好的情況下,新加進的錫必須符合標準,冷修后重復使用的錫要經過提純,避免其中的鎂、鋁、鉛、鉍、氧、硫等污染;正常生產時可對錫液進行凈化處理,加入比錫更活潑的鈉、鉀、鐵等微量金屬元素,使之優先與氧、硫等雜質反應生成浮渣并人工清除。四是提高保護氣體純度,減少O2、NH3、H2O等氣體進入槽內,污染氣氛,使槽內氣體露點正常在-50℃以下,出口端低于-30℃。 2.4霧點 霧點使玻璃下表面發霧,用肉眼觀察似乎是一種霧狀的東西,有時夾雜有可見氣泡;在顯微鏡下觀察,則是一種密集的開口小泡,因其密集而微小使玻璃呈磨砂狀。霧點的成因與槽內錫液中氣體的溶解、吸附、滲透有關,而且H2和O2具有高溫溶解度大、低溫溶解度小的特性。錫槽內含氧量偏高,錫在232℃以上,氧在錫液中以Sn3O4形式存在,由于錫液的對流和溫度波動較大,低溫區的含Sn3O4高的錫液可能進入高溫區,發生反應,受熱分解放出氧氣,氧氣的逸出破壞了玻璃下表面,可形成小開口泡。另外保護氣體電視墻中的氫氣也會溶解于錫液中,電視墻當溫度由1000℃降到800℃時溶解于錫液中的氫氣會全部逸出,造成霧點。因此避免霧點產生的第一要務是仍是加強錫槽密封和提高保護氣體純度;二是合理調節槽內各區保護氣體中氫氣的比例,尤其是高溫區H2的比例應不超過3%;三是要保證槽底耐火材料的氫擴散指標要符合要求,因為槽底耐火材料對H2的擴散與滲透會在其達到臨界狀態后的平衡遭到破壞時揮發逸出而形成霧點。 3成形氣泡 成型氣泡在玻璃板上一般有明顯的特征,在原板的橫向位置相對固定,在原板厚度方向上也容易識別。 3.1槽底開口泡 在正常生產工藝條件下,玻璃板下表面不間斷出現開口氣泡,投產初期的生產線氣泡在原板的橫向位置有時不太固定,有時帶有較為明顯規律;投產較長時間后的生產線不間斷出現板底開口氣泡,在玻璃板橫向位置相對固定,通過調整板寬和原板在錫槽中的位置后氣泡的位置會出現相對變化。這些特征可判定為槽底泡。 防止槽底泡的主要措施一是在錫槽的設計和施工方面對槽底底磚預留脹縫的計算力求準確可靠,電視墻對槽底磚的的質量要經過嚴電視墻格檢驗,保證符合標準,施工時對脹縫進行校對和調整,嚴格按要求施工,對槽底螺栓的石墨封口料要嚴密搗實,同時徹底清理封口和磚縫。二是在錫槽烘烤過程中應根據槽底耐火材料和錫槽安裝的實際情況,調整錫槽烘烤升溫曲線,并采取相應措施,盡量使槽底易揮發物揮發完全。三是保持錫工況的穩定,尤其要保持槽底溫度的穩定,各區槽底溫度的波動要小于5℃,同時槽底最高溫度要低于120℃,嚴格按照工藝制度要求檢查槽底風機的運行情況,注意槽底各點溫度變化。四是減弱錫槽高溫區與低溫區間的錫液對流,可通過在收縮段和拉邊機后增設擋坎以及在適當位置增加石墨擋堰來實現。 3.電視墻2唇磚氣泡 唇磚氣泡是另一電視墻類成型氣泡,它也位于玻璃板下表面,一般為沿玻璃拉引方向的氣泡帶,有大有小,有的開口,有的閉口,在玻璃板橫向位置相對固定,通過調整板寬和原板在錫槽中的位置后氣泡帶的位置一般不會變電視墻化。這些特征可判定為唇磚氣泡,嚴重時通過扒開錫槽八字磚外側邊封可以看見唇磚相應位置的侵蝕。唇磚氣泡的處理措施為降低拉引量,降低流道溫度,可減輕氣泡的危害但不能徹底根除,要全面解決必須更換唇磚,這需要一個準備的過程,可能要進一步影響質量幾天。根據筆者的經驗,當熔窯運行到其壽命的70%~80%,即使沒有明顯的唇磚氣泡,最好也要有計劃地更換,以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 3.3雜質氣泡 這里討論的雜質氣泡是指位于玻璃板上表面、直徑大于1cm的較大氣泡,在玻璃板的橫位置相對固定。熔窯熱修掉入窯內的耐火材料、碎玻璃帶入的雜質、原料中聚集的難熔礦物匯聚在閘板和流道側壁處玻璃液面,流道處熱電偶、電加熱元件插入玻璃液,都會形成雜質氣泡。處理該類缺陷是詳細檢查流道處玻璃液質量,用鉤子鉤出此處雜物,檢查此處熱電偶及電加熱元件狀況,同時要保證熱修質量,保證使用符合質量要求的原料及碎玻璃。 4結束語 錫缺陷和成形氣泡是浮法玻璃成形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類缺陷,浮法玻璃行業的技術人員只有通過精確設計、精密施工、精心操作,結合成形缺陷的形成機理與缺陷性狀特征,采取相應的措施,減少其對質量的影響,才能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玻璃最初由火山噴出的酸性巖凝固而得。約公元前3700年前, 古埃及人已制出玻璃裝飾品和簡單玻璃器皿,當時只有有色玻璃,約公元前1000 年前,中國制造出無色玻璃。公元12世紀,出現了商品玻璃,并開始成為工業材料。18世紀,為適應研制望遠鏡的需要,制出光學玻璃。1873年,比利時首先制出平板玻璃。1906年,美國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機。此后,隨著玻璃生產的工業化和規模化,各種用途和各種性能的玻璃相繼問世。現代,玻璃已成為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領域的重要材料。 種類 玻璃通常按主要成分分為氧化物玻璃和非氧化物玻璃。非氧化物玻璃品種和數量很少,主要有硫系玻璃和鹵化物玻璃。硫系玻璃的陰離子多為硫、硒、碲等,可截止短波長光線而通過黃 、紅光 ,以及近、遠紅外光 ,其電阻低,具有開關與記憶特性。鹵化物玻璃的折射率低,色散低,多用作光學玻璃。 氧化物玻璃又分為硅酸鹽玻璃、硼酸鹽玻璃、磷酸鹽玻璃等。硅酸鹽玻璃指基本成分為SiO2的玻璃,其品種多 ,用途廣。通常按玻璃中SiO2以及堿金屬 、堿土金屬氧化物的不同含量,又分為 :①石英玻璃。SiO2含量大于99.5%,熱膨脹系數低,耐高溫,化學穩定性好,透紫外光和紅外光,熔制溫度高、粘度大,成型較難。多用于半導體、電光源、光導通信、激光等技術和光學儀器中。②高硅氧玻璃。SiO2含量約96%,其性質與石英玻璃相似。③鈉鈣玻璃。以S電視墻iO2含量為主,還含電視墻有15%的Na2O和16%的 CaO,其成本低廉,易成型,適宜大規模生產,其產量占實用玻璃的90%。可生產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器皿、燈泡等。④鉛硅酸鹽玻璃。主要成分有 SiO2 和 PbO ,具有獨特的高折射率和高體積電阻,與金屬有良好的浸潤性,可用于制造燈泡、真空管芯柱、晶質玻璃器皿、火石光學玻璃等。含有大量 PbO的鉛玻璃能阻擋X射線和γ射線。⑤鋁硅酸鹽玻璃。以 SiO2和Al2O3為主要成分,軟化變形溫度高,用于制作放電燈泡、高溫玻璃溫度計、化學燃燒管和玻璃纖維等 。⑥ 硼硅酸鹽玻璃 。以 SiO2和B2O3 為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耐熱性和化學穩定性,用以制造烹飪器具、實驗室儀器、金屬焊封玻璃等。硼酸鹽玻璃以 B2O3為主要成分,熔融溫度低,可抵抗鈉蒸氣腐蝕。含稀土元素的硼酸鹽玻璃折射率高、色散低,是一種新型光學玻璃。磷酸鹽玻璃以 P2O5為主要成分,折射率低、色散低,用于光學儀器中。 此外 ,玻璃按性能特點 又分為 :鋼化玻璃 、多孔玻璃(即泡沫玻璃 ,孔徑約 40 ,用于海水淡化 、病毒過濾等方面)、導電玻璃(用作電極和飛機風擋玻璃)、微晶玻璃、乳濁玻璃(用于照明器件和裝飾物品等)和中空玻璃(用作門窗玻璃)等。 生產工藝 玻璃生產的主要原料有玻璃形成體、玻璃調整物和玻璃中間體,其余為輔助原料。主要原料指引入玻璃形成網絡的氧化物、中間體氧化物和網絡外氧化物;輔助原料包括澄清劑、助熔劑、乳濁劑、著色劑、脫色劑、氧化劑和還原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