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我國包裝機械制造行業發展之路1
伴隨著世界從工業經濟時代到知識經濟時代的變革,以資源和勞動力為主體的生產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有生產型企業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因此企業需要采用科技水平較高的先進的自動化生產設備來滿足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和市場的需求。據深圳包裝材料公司介紹,由此生產型企業對自動化包裝機械的急切需求便凸顯出來,但同時國內包裝機械工業發展相對落后的現狀又加劇了供需矛盾,而最終導致了惡性循環。雖然我國的包裝機械行業并沒有坐以待斃,但只有盡快以科技創新、貼近用戶、自主研發的經營來代替一味引進和仿造的傳統模式,才能使我國的包裝行業和市場健康發展,并盡快追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國際先進的包裝設備供給商已經大舉進入中國的各個生產行業,并仍處于擴張之中,他們的產品以可靠的穩定性、人性化的設計、較高的科技含量等特性征服了很多企業。簡要歷數一下無論是在乳品老大“蒙牛”、“伊利”,飲料巨頭“匯源”、“哇哈哈”,還是日化代表“上海家化”都引進了數量眾多的進口自動化包裝生產線,致使國產包裝機械只能退居二線或成為附屬配套。針對如此現狀我們要問:中國包裝機械的水平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究竟在哪里,如何追趕?歡迎光臨公司官網http://www.cxianda.com
從現有技術水平角度分析,由于我國的包裝機械工業起步比較晚,沒有較好的加工技術和配套行業支持,因此一直沿襲著仿造國外先進設備的方式,缺乏自主創新,很多國內企業生產的設備還是采用國外相對落后的技術。以我們經常使用的日化或藥劑產品的軟管灌裝機為例,國內較多包裝機械廠商的設備都是模擬瑞典KALIX的中低速設備,無論是結構框架還是灌裝方式以及配置幾乎都與KALIX的設備如出一轍。在相同的使用條件下,雖然都能滿足正常的生產需要,但在設備的精度、質量和穩定性上同國外的設備還是有明顯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