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大力推進 “雙碳” 目標的大背景下,工業企業和園區作為能源消耗與碳排放的重點領域,實現數字化能碳管理至關重要。本文深入探討安科瑞能碳管理平臺,闡述其響應政策構建的系統架構、具備的核心功能,分析其在助力工業企業與園區實現高效能碳管理、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方面的顯著作用,展示其在數字化能碳管理領域的引領地位與價值。
一、引言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峻,“雙碳” 目標成為世界各國共同追求的戰略方向。工業領域作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來源,面臨著巨大的節能減排壓力。傳統的能碳管理模式因缺乏精準性、高效性和智能化,已難以滿足當前綠色發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數字化技術與能碳管理的深度融合成為必然趨勢。工信部適時發布的《工業企業和園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指南》,為工業企業和園區開展數字化能碳管理提供了明確的指導和規范。安科瑞能碳管理平臺應運而生,以創新的理念和先進的技術,為工業企業和園區的數字化能碳管理開辟了新路徑,引領了新方向。
二、政策驅動與行業需求
2.1 政策導向明確
2025 年 3 月,工信部印發的《工業企業和園區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設指南》從建設目標、業務功能、技術方案到保障措施等方面進行了系統且全面的規劃。該指南明確要求構建數字化能碳管理體系,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能耗與碳排放的精準計量、智能決策和可視化管控,以提升工業企業和園區的節能降碳能力。同時,各地也紛紛出臺相關政策,如河南省發布的《關于遴選 2024 年度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通知》,進一步細化了能源數據實時監控、生產與碳排放一體化監測等要求。這些政策的密集出臺,為工業企業和園區的能碳管理轉型提供了強大的政策驅動力。
2.2 行業痛點亟待解決
工業企業和園區在傳統能碳管理過程中面臨諸多難題。一方面,能源消耗數據采集不全面、不及時,導致無法準確掌握能源流向和消耗情況,難以發現能源浪費環節。另一方面,碳排放核算復雜且缺乏精準性,無法滿足日益嚴格的碳核查和碳資產管理需求。此外,不同能源系統之間缺乏有效協同,新能源消納能力不足,進一步制約了能碳管理效率的提升。因此,行業迫切需要一套智能化、一體化的能碳管理解決方案來打破這些困境。
三、安科瑞能碳管理平臺核心功能
3.1 精細化能源管理
平臺能夠實時監測電、水、氣等各類能源的消耗及流向情況,實現能源消耗的分區域、分時段、分部門統計分析。同時,支持接入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數據,對清潔能源的生產、消納和存儲進行全面管理。通過生成多維能耗報表和費用分析報告,幫助企業清晰了解能源使用成本,從而優化用能策略,降低用能成本。
3.2 能效平衡與優化
利用 AI 算法對歷史能源數據和設備運行數據進行深度分析,精準預測冷 / 熱負荷變化,動態調整空調、水泵等設備的運行參數,實現設備的高效運行。通過 “削峰填谷”“需量控制” 等策略,降低用能峰谷差,節約基礎電費支出。同時,平臺還能對標國家、地方和行業先進能效標準,對企業的能效水平進行評估,找出差距和改進方向。
3.3 精準化碳排放計量
依據國際標準 ISO 14064,平臺能夠自動核算企業和園區的范圍一、范圍二、范圍三碳排放,全面涵蓋直接排放、能源間接排放以及其他間接排放。通過實時采集的能源數據和生產工藝數據,精確計算碳排放,并自動生成碳盤查清冊和報告,為企業的碳核查和碳資產管理提供可靠依據。這有助于企業準確掌握自身碳排放情況,積極應對碳市場交易和碳減排政策要求。
3.4 智能減排決策
平臺運用群智能算法(如鯨魚優化算法)等先進技術,以 “能耗最低、成本最優、碳排最少” 為目標,對設備運行效率進行優化。結合分時電價、綠電交易等政策,生成經濟與低碳兼顧的能源調度方案。同時,通過對能源數據和環境數據的實時分析,為企業提供節能減排的決策建議,如根據天氣變化調整設備運行時間、優化生產工藝流程等,幫助企業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
四、硬件選型
五、結論
安科瑞能碳管理平臺憑借其先進的系統架構、強大的核心功能、創新的技術手段以及顯著的實踐成效,在工業企業和園區數字化能碳管理領域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該平臺不僅滿足了當前政策要求和行業需求,解決了傳統能碳管理的痛點問題,還為企業和園區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在未來的發展中,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的不斷拓展,安科瑞能碳管理平臺有望成為推動工業領域綠色低碳發展的核心支撐工具,助力我國早日實現 “雙碳” 目標,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