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東南亞,認證是關鍵!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通關密碼”。
中國臺灣BSMI認證
這是臺灣強制性的,對EMC和SAFETY都有要求,不過,BSMI目前沒有工廠檢查,但必須按照標準局的規定辦事。所以,BSMI的認證模式是:產品檢驗+登記監管。適用范圍廣覆蓋 電機類(家電等)、電子類(資訊設備、視聽娛樂設備等)、機械類(電動工具等)、化工類(輪胎、玩具等 )產品需遵循等。
泰國NBTC認證
泰國對無線通信設備實施強制性NBTC認證,由國家廣播和通信委員會監管,核心測試涵蓋射頻性能、雜散輻射及電磁兼容性(EMC)。外國企業必須通過泰國本地注冊代理人提交申請,且所有申報文件需提供泰語版本。實操中需提前確認產品頻段合規性,藍牙 2.4GHz 頻段雖無需額外許可,但發射功率必須控制在≤100mW;若產品含鋰電池,需額外補充IEC 62133安全測試報告,避免因電池安全問題延誤認證。
馬來西亞MCMC認證
馬來西亞通信與多媒體委員會(MCMC)要求無線設備通過射頻與EMC測試,重點核查發射功率、頻率容差等指標,電氣安全需符合IEC 60950或 IEC 62368標準。通過認證的設備必須標注MCMC標志及認證編號。建議選擇MCMC認可的實驗室開展測試,確保報告有效性;對于支持Wi-Fi 6E(5925-7125MHz)的產品,需特別確認頻段開放狀態,目前馬來西亞尚未全面開放該頻段使用權限。
印尼SNI+SDPPI雙認證
印尼實行雙重認證制度,SNI認證(印尼國家標準)覆蓋產品安全性、質量及性能,由國家標準化機構管理;SDPPI認證則針對無線電頻率合規,需獲通信和信息部頒發的頻率證書。進口產品還需通過聲壓級、頻率響應等項目檢驗及包裝、質量驗貨。成本控制方面,優先選用已通過雙認證的藍牙模塊可節省 50% 以上測試費用;具備防水功能的產品需補充 IP 等級認證(如 IPX4)以滿足市場準入要求。
菲律賓NTC認證
菲律賓國家電信委員會(NTC)要求藍牙設備符合射頻許可規范,發射功率通常需控制在 20-100mW,同時通過輻射與傳導干擾測試避免設備間干擾,電氣安全需符合IEC 60950或IEC 62368標準。實操中需規避未授權頻段,如5GHz Wi-Fi需提前確認開放狀態。
新加坡IMDA認證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根據風險等級劃分認證模式:ESER適用于藍牙耳機等低功耗設備,SER針對蜂窩設備,GER面向基站設備。企業可利用CE-RED測試報告轉證,但需補充新加坡頻段授權等差異測試。非本地企業需本地代理負責合規維護。
越南MIC認證與頻段許可并行 越南信息與通信部(MIC)要求無線設備通過型式批準或合格聲明(DoC),需確認產品頻段在許可范圍內(藍牙2.4GHz頻段無需額外許可)。含鋰電池的產品需通過IEC 62133測試或適用的MIC認證。
#跨境電商 #外貿出口認證 #東南亞認證 #臺灣認證 #印尼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