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網訊:8月22日晚,遠東股份(600869)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公司發展勢頭強勁,經營業績穩健,實現營業收入129.76億元,同比增長14.38%,創同期新高,其中第二季度為81.02億元,環比增長66.24%,創單季度新高;實現歸母凈利潤1.44億元,同比增長210.60%,其中第二季度為0.98億元,環比增長112.41%;經營性現金流凈額4.33億元,同比增長220.68%。公司全力拓展人工智能、算力和機器人新興市場,實現營業收入4.87億元,同比增長204.61%,第二季度環比增長377.25%。同時,公司已回購1.97億元、董事長增持超3000萬元,并推出1.2億元員工持股計劃,多措并舉增強市場信心。
智能纜網業務,公司持續領跑行業,在人工智能、機器人、算力、海洋工程等領域不斷突破。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14.86億元,同比增長11.64%,凈利潤2.71億元,同比增長75.76%,獲得超千萬訂單125.66億元,同比增長20.68%。公司已向全球領先人工智能芯片公司批量供應高速銅纜等產品,并加快液冷等研發測試生產;持續深化與優必選、智元等人形機器人龍頭企業合作;已交付多項海洋工程項目,海纜訂單取得重大突破,并與華電新能源、上海電氣等成立合資公司。此外,公司聯合頭部科研機構、院校共同推進超導帶材、可控核聚變電纜的技術攻關,加強與重點可控核聚變項目的合作。
智能電池業務,公司營收持續快速增長,持續大幅減虧,儲能市場與前沿技術快速發展。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6.87億元,同比增長40.13%,凈利潤-1.92億元,同比減虧1.53億元,簽訂合同16.88億元,同比增長121.18%。公司源網側、工商業、戶用等儲能項目持續落地,高容量圓柱電芯持續放量,同比增長125.47%,加快拓展機器人、低空經濟、智慧家居、輕出行、BBU及醫療健康等場景應用,并持續突破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等技術。公司銅/鋁箔業務結構持續優化,高附加值產品及頭部企業客戶占比快速提升,并加快推進HVLP等高速PCB銅箔、固態電池用鍍鎳銅箔等研發生產。
智慧機場業務,公司重大項目密集落地,打造低空經濟增長新引擎。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7.51億元,同比增長37.46%,凈利潤0.68億元,同比增長87.56%,簽訂合同17.09億元,同比增長76.17%。公司中標三亞鳳凰、廈門翔安等重點機場項目,鞏固在高端機場建設領域優勢;智慧化升級成果顯著,自主研發的燈光站運維管理平臺在北京大興、濟南遙墻等機場投入使用。同時,公司加快海外市場拓展,積極推進全域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的研發與布局,為業績增長注入新動能。
未來,公司堅持圍繞“電能+算力+AI”,快速推進三大業務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增強核心競爭力。
智能纜網業務,公司持續領跑行業,在人工智能、機器人、算力、海洋工程等領域不斷突破。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14.86億元,同比增長11.64%,凈利潤2.71億元,同比增長75.76%,獲得超千萬訂單125.66億元,同比增長20.68%。公司已向全球領先人工智能芯片公司批量供應高速銅纜等產品,并加快液冷等研發測試生產;持續深化與優必選、智元等人形機器人龍頭企業合作;已交付多項海洋工程項目,海纜訂單取得重大突破,并與華電新能源、上海電氣等成立合資公司。此外,公司聯合頭部科研機構、院校共同推進超導帶材、可控核聚變電纜的技術攻關,加強與重點可控核聚變項目的合作。
智能電池業務,公司營收持續快速增長,持續大幅減虧,儲能市場與前沿技術快速發展。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6.87億元,同比增長40.13%,凈利潤-1.92億元,同比減虧1.53億元,簽訂合同16.88億元,同比增長121.18%。公司源網側、工商業、戶用等儲能項目持續落地,高容量圓柱電芯持續放量,同比增長125.47%,加快拓展機器人、低空經濟、智慧家居、輕出行、BBU及醫療健康等場景應用,并持續突破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等技術。公司銅/鋁箔業務結構持續優化,高附加值產品及頭部企業客戶占比快速提升,并加快推進HVLP等高速PCB銅箔、固態電池用鍍鎳銅箔等研發生產。
智慧機場業務,公司重大項目密集落地,打造低空經濟增長新引擎。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7.51億元,同比增長37.46%,凈利潤0.68億元,同比增長87.56%,簽訂合同17.09億元,同比增長76.17%。公司中標三亞鳳凰、廈門翔安等重點機場項目,鞏固在高端機場建設領域優勢;智慧化升級成果顯著,自主研發的燈光站運維管理平臺在北京大興、濟南遙墻等機場投入使用。同時,公司加快海外市場拓展,積極推進全域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的研發與布局,為業績增長注入新動能。
未來,公司堅持圍繞“電能+算力+AI”,快速推進三大業務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增強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