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記者在調研中得知,目前,不少鋼廠處于滿產狀態。調研的企業,均已上馬環保設備,所以并未受到環保限產影響,多數企業在廢鋼使用比例上反而出現增長,以至于今年產量普遍高于去年。11月開始,北方需求將快速下滑,鋼廠預計,10月中旬啟動的北材南下,數量同比增長5%左右。
國投安信期貨黑色首席分析師曹穎認為,北材南下的根本驅動是鋼材市場區域間表現存在差異,只要南北價差足夠大,能完全覆蓋運費及其他雜費,鋼材就會自北方市場部分流向南方市場。最終,促使區域間價差縮窄至合理水平。
目前,天津地區三級大螺價格為4460元/噸,上海地區三級大螺價格為4490元/噸,廣州地區三級大螺價格為4760元/噸。上海與天津的價差縮窄至30元/噸,而去年同期處于140元/噸的高位;廣州與天津的價差縮窄至300元/噸,與往年同期700元/噸的水平相去甚遠。“考慮到今年鋼價整體高于往年,目前的價差幅度更顯得低了。不過,近期,部分港口汽運集港受限,加上環保因素,北材南下的運輸成本抬升,導致鋼材南下數量有所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