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面對穩中有變的環境,保持定力,堅定信心,才不會迷失方向。7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為未來經濟工作指明重心和方向。
苗圩認為,經過長期發展,我國制造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巨大的國內市場、完備的產業鏈條和適應全球標準的品質保障體系等為中國制造打下堅實基礎。與此同時,長期向好的工業經濟基本面、持續推動的創新轉型成為穩定預期、提振信心的壓艙石和動力源。
苗圩認為,就近期而言,中美經貿摩擦對我國企業、產業的影響有限。我國制造業具備較大回旋余地,有韌勁、有能力克服現在遇到的困難,有底氣、有信心化危為機。
“我國將保持戰略定力,按照既定的目標和方針,切實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化。”苗圩說。
近期,穩預期、提信心的舉措正不斷發力。苗圩表示,下一步將完善融合發展政策體系,持續開展兩化融合試點示范,實施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推廣工程,推動制造業“雙創”發展。
在企業減負方面,苗圩說,要發揮好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機制作用,確保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開展涉企保證金專項檢查等,將企業減負落到實處,同時將在全國選取二十多個城市,會同有關部門開展產融合作試點,促進金融行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要把握好政策出臺的時機和節奏,進一步簡政放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