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澆注梁段張拉壓漿完成后,即可進行掛籃前移。
1、找平已張拉壓漿完成的梁段頂面鋪設鋼枕及軌道;
2、放松底模架前后吊帶、吊桿,底模架后橫梁用2個10T倒鏈懸掛在外模走行梁上;
3、拆除后吊帶與底模架的聯結;
4、解除桁架后錨螺桿。
5、軌道頂面安裝2個10T倒鏈,并標記好前滑座移動的位置(前滑座距梁段一般50cm);
6、用倒鏈或液壓千斤頂牽引后錨段,使主桁架、底模、外模一起向前移動,注意T構兩邊掛籃要對稱同步前移,以免對墩身產生較大的不平衡彎矩;
7、移動到位后,錨固后錨,安裝后吊帶,將底模架吊起;
8、調整立模標高后,重復上述施工直至合攏段;
合攏段施工前將不需要使用的掛籃進行拆除。
1、拆除順序為:底模、平臺系統及其他附屬設施→側模及其吊掛系統→主桁架、前上橫梁等橋面結構;拆除過程中必須兩側逐步對稱拆除。
2、掛籃拆除施工:
①懸臂梁段施工完畢后將內模板、滑梁及內模架進行切割分塊,人工搬運配合吊車吊下;
②放松前后吊掛,使底模與梁體脫離并處于水平狀態;
③用導鏈將掛籃拉回退后以保證拆除時不侵占既有線,后退時需要加長上橫梁和下前橫梁,讓其從梁體兩側進行聯接;
④分別在前、后下橫梁上設置吊點,吊點處采用一單輪滑車與橫梁連接,下放前將底平臺調整為水平狀態,然后緩緩將平臺整體下放,下放過程中兩臺卷揚機必須保持均勻同步,并用4個10噸導鏈掛住吊點作為保險,邊下放邊松導鏈。待下放至地面后,分解拆除;
⑤在外滑梁前后安裝吊點,前后對應,將外滑梁以及外側模下放至地面(跨楊萬線)或駁船(跨京杭大運河)上,再進行分解拆除;
⑥用吊機分別拆除掛籃前上橫梁、主桁立聯、橫聯、后錨固系統,對稱吊運主桁片。
掛籃施工工序復雜,安全隱患多,為確保掛籃施工質量以及安全,掛籃施工應注意以下事項。
1、掛籃預埋孔和精軋螺紋鋼一定要保證位置正確和豎直,使其在同一軸線上;預留孔管道要用鋼筋焊接固定,管內用海綿塞滿,防止砼進入管內;
2、掛籃拼裝時應檢查前后吊帶銷孔與銷子的配合情況,擰緊各節點板的螺栓,擰時要均勻施力,防止松緊不一;
3、每次掛籃就位后, 應檢查各個錨點、吊點、支承點、各個部件的連接處等關鍵部位是否緊固, 是否牢靠;
4、懸臂懸灌時,應兩端對稱澆注,如有困難難于實現時,應控制兩端混凝土澆注不平衡重不超過8噸,且應注意混凝土的連續性;
5、混凝土的灌注宜先從掛籃前端開始,以使掛籃的微小變形大部分實現,從而避免新、舊混凝土間產生裂縫;
6、梁段懸灌時,避免振搗直接插在波紋管上振搗,造成損壞波紋管,預應力孔道應設置硬塑管作內襯以防止漏漿造成波紋管堵塞;
7、梁段混凝土灌注完畢后,立即抽動內襯管檢查管道,處理因萬一漏漿等情況出現的堵管現象;
8、掛籃移動應在頂、腹板縱向束張拉、壓漿完成后方能進行施工;移動必須對稱行走、緩慢移動,兩端施加力要對稱、平衡;掛籃行走至設計位置后,及時進行后錨,確保安全穩定;
9、合攏口的鎖定,應迅速、對稱地進行;選擇日氣溫較低、溫度變化幅度較小時鎖定合攏口并灌注合攏段混凝土;
10、懸臂施工應考慮混凝土收縮及徐變、張拉應力和溫度對連續梁線性的影響。
11、掛籃的安裝、行走、使用及拆除過程均系高空作業,因此一定要重視掛籃施工的安全管理,注意按規定采取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