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田野牧蜂蘇先生:挖野菜、摘野果、喝泉水……帶你看看蜂場的真實生活
在蜂場,吃飯是一件簡單而又快樂的事。雖然有時候口味單調一點,做法簡單一點,但是一頓飯吃下來,卻也有滋有味,令人滿足。下面跟田野牧蜂來看下。
一般來說,蜂場的食材并不豐富,但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就地取材,每一道食材都有屬于這片山林獨有的風味。
圖|大家一起圍坐吃飯,非常熱鬧
在北方,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見過油菜花,更遑論吃了。但是在南方,油菜花卻是家家戶戶都常吃的一道菜。
在騰沖蜂場,掐一把帶骨朵的油菜花,泉水洗凈,加一把紅艷艷的辣子熱油烹炒,既下飯又營養。
除了油菜花,春天還有許多野生的美味,榆錢、薺菜、苦菜……都在靜悄悄地蓄了力生長。如果應季的時候沒有吃上這些野味,心里面覺得這個春天也不完整似的。
圖|山里野生的薄荷,泉水洗一洗,或炒或拌,都是開胃菜
南方多潮濕,人們普遍愛吃辣,辣椒既是一味調料,也是一道菜,人們不管吃什么,都少不了辣椒調和。
不管是新鮮辣椒還是干辣椒,或炒或炸,或熱油一潑,辣椒獨特的香味便散發的淋漓極致。一碗簡單的粗茶淡飯,配上一勺辣子,吃起來更加有滋有味,充滿生趣。
圖|不管是吃米飯還是饅頭,都非常下飯,可惜這個辣度我無福消受
圖|一人一碗蔥花辣椒拌面,吃完更有精神
五月槐花香。到了秦嶺蜂場槐花流蜜的時候,整個森林里都沁著香甜。這種純凈的花香,令人忍不住多深呼吸幾下,好讓這甜滋滋的味道浸入肺里去。
每到這個時候,蜂場的師傅就會變著花樣的做槐花飯,槐花包子、槐花餅、槐花湯、槐花蒸飯。
尤其是槐花蒸飯,出鍋后晾涼,再用調和著蒜泥香油和醋的澆頭一潑,蒜香混著槐花清香,立馬就把人的味蕾捕獲了。這種香噴噴的滋味不管吃了多少年了,從來感覺吃不夠。
圖|槐花蒸飯
圖|生活用水,是師傅們擔來的山泉水
棗花開的時候,我就到了秦晉峽谷的黃河岸邊,這里的棗樹有上千年的歷史,是喝著黃河水長大的。
在蜂場清閑時,我都會在老鄉家里小住一段時間。老鄉家的男主人是一位退休老教師,以前教中學語文,燒得一手好菜。每每小住,他總要做幾個拿手菜招待我,我則投桃報李,送他新下來的棗花蜜,這也是緣分吧。
圖|黃河岸邊野生的杏子,棗花盛開時,它也成熟了
到了七八月間,青海高原的花兒就熱熱鬧鬧的開了,草甸子里有很多野生的小蘑菇,蜂場的師傅一眼就能分辨哪種能吃哪種不能吃。
我們將能吃的蘑菇放在蜂箱上晾晾,只需要加鹽和一點點胡椒粉調味,就可以喝鮮美的蘑菇湯。
圖|蜂場還有師傅們自制的臘肉、臘腸,做飯時炒一炒,滿口生香,是家的味道
新疆蜂場靠近哈薩克斯坦聚集區,騎馬、放牧是他們的生活日常。喝一碗濃醇的奶茶,和他們聊聊不一樣的生活,也是非常愜意。
圖|牧民們在生火做飯
圖|高山雪水湃過的西瓜,透心甜
因為蜂場大都在偏遠地區,下山買菜并不方便。除了山里產的野菜和可以長時間存放的臘肉、臘腸,師傅們還會養上幾只雞,這樣就有新鮮雞蛋吃了。
蜂場的雞是散養的,師傅在蜂箱邊上做個雞窩。取雞蛋也是有講究的,每次取雞蛋,都要在雞窩里留一個雞蛋,這樣,母雞就能認準自己的家,不會跑出去隨便下蛋啦。
圖|每天吃個雞蛋,算是給自己補營養
除了山里的野味自給自足,我們也會下山“囤貨”,到附近村子里逛一逛,體會當地的風土人情。
青菜隨意擺放在地上,等著人詢問,小青豆、豌豆尖、青椒等,大概是這里水好空氣也好吧,菜品非常新鮮。
圖|蜂王漿蜂場,附近村子里的小集市
這是老大娘自己種的菜,一個人吃不完,就挑出來賣,也當是個消遣了。這種菜在騰沖很常見,你知道叫什么名字嗎?
圖|偶爾改善一下生活
在蜂場,看似浪漫,其實條件也很艱苦,但是大家在一起,為了一個目標一起努力,一起熱熱鬧鬧的吃飯,也就不覺得苦了。
最近很火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一集就在思考,人類如何去從“山海之間”獲取食材,用辛勤和智慧去換取珍饈美味。
其實,我們穿越山林花叢,跨越溝壑泉間,又何嘗又不是在山海之間擷取醇香蜜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