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軀干平衡能力訓練智能電動護理起立床
掌骨掌骨為小管狀骨,共5塊,可分為一體與兩端。遠端稱為頭,有球形的關節面,與近節指骨底相關節。掌骨的近側端擴大并呈骰狀稱為底,底的近側面上有1個或1個以上的關節面與腕骨互成關節。頭與底之間的部分稱為體,呈三棱柱形。
指骨指骨為小管狀骨,除拇指為2節指骨外,其他各指均為3節,即近、中、遠節指骨,共有14節。近節指骨最長,遠節指骨最短。
每節指骨可分為體及兩端,近側端較寬廣,稱為指骨底。遠側端較狹窄,除遠節指骨外,均呈滑車狀,稱為指骨滑車,與相鄰指骨底相關聯。介于兩端之間的部分,稱為指骨體。
手骨的連結手骨之間的連結形成了手咆關節,不同的手骨之間形成了不同的手關節,擔負著不同的功能。手的關節主要有橈腕關節、腕骨間關節、掌指關節、腕掌關節、指間關節。
產品介紹
電動站立床功能強大,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分腿設計”的床體。床體帶大腳輪設計并附帶操控裝置使其更易移動和運輸,同時配置雙重可調踏板和患者工作臺,滿足偏癱、中風、長期臥床導致體位性低血壓、肌無力及心血管病患者康復訓練,改善患者平衡功能等。
功能特點:
1、安全工作負荷和240kg的升舉力
2、大腳輪設計更易運輸和移動
3、電動升高和傾斜裝置,并附帶手動控制開關
4、角度可調的雙重腳踏板–正向調節和反向調節
5、提供工作臺、患者扶手和安全帶設置。真切關注患者 愛心體諒患者 誠心幫助患者
操作流程:
1、將設備接通電源;
2、操作手控盒調整床面至水平位置(角度指示器指示0°),松開胸部、腹部、腿部、腳部綁帶,卸下支撐桌板;
3、將使用者轉移至床面,仰臥,使用者雙腳底應緊貼腳踏板,用胸部、腹部、腿部、腳部綁帶固定于使用者的相應部位(松緊應適宜)。操作手盒調整床面至訓練適宜角度,裝上支撐桌板,使用者將上肢放置在桌面上,調節踝關節矯正板角度至合適位置;
4、將起立床安置在合適位置進行直立訓練,使用者可同時在桌板上進行閱讀、書寫等活動;
軀干平衡能力訓練智能電動護理起立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