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平臥位到站立位升降式運動電動護理床
電動直立床臨床治療作用
1.電動起立床手柄操作簡單,角度可在0-90度任意定位。 2.托手板在站立時可做餐桌使用。 3.經常站立能夠促進周身血液循環減緩下肢肌肉萎縮。 4.設有胸部、腰部、腿部三重約束扎帶,起到固定和安全作用。 5.可根據實際需要增加四角全剎萬向醫用腳輪,移動方便。個人的病痛,全家的心痛,健康的身心,全家的安心。
選擇多功能站立床,您無法抗拒的5大理由:
1. 預防骨質疏松,防止病理性骨折發生
2. 增加關節活動度,預防關節攣縮,預防褥瘡
3. 改善血液循環,呼吸及消化功能提高
4. 改善腎功能、促進排尿通暢
5. 幫助使用者回歸家庭、社會。真切關注患者 愛心體諒患者 誠心幫助患者
本研究表明力量訓練能夠強化上肢功能恢復,TOT_ST 組患者在大部分的評測指標中都表現出較高的得分。因此,對于有輕度上肢功能損害的慢性期腦卒中患者,任務導向康復訓練中增加肌肉力量訓練可能更能加速其功能恢復。
參考 Brunnstrom 分級法,將療程分為七級。目的在于增進手部肌肉控制及日常活動能力。患者應盡量進行的日常活動,以加強訓練該動作。有時,患者偏癱上肢的功能可能介于兩級中間,故須同時進行兩級的訓練活動。患者有不同的學習能力,治療師應彈性地改善教授方式,用不同的促成方法,務求令患者易于學習。
患側上肢功能恢復只達一級:患側上肢完全沒有活動。
康復治療方法:
1.矯正不良姿勢,教導正確的姿勢控制,保護患肢以防并發癥。
2.被動關節活動。
3.早期指導患者利用健肢帶動患肢進行雙上肢活動訓練。加強患者對患肢運動、感覺意識的輸入。
適應人群:
肌肉萎縮,關節活動受限;
長期臥床導致的骨折和骨質疏松;
下肢功能障礙及平衡功能減退;
下肢肌無力,本體感覺功能障礙;
下肢張力偏高引起的尖足、內翻等異常模式;
泌尿系統感染;
肺部感染及墜積性;
重癥顱腦外傷或腦炎、中風、持續植物狀態患者等。
平臥位到站立位升降式運動電動護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