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坐姿防側滑功能智能護理康復床
臨床預防及訓練
? 體位性預防:直立體位是最常用和最有效的訓練措施,也可采取搖高床頭,靠坐在床上的方式。
? 等張收縮:通過肌肉“泵”的作用,促進靜脈回流。常用的運動有:踝關節屈伸運動、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運動,握拳運動等
理療:空氣壓力訓練、低頻電刺激
人長期制動或不站立會導致身體各系統出現問題
電動站立床是目前我國康復機構最基本且普及的康復訓練器械之一,站立床的活動平板可以從水平位置旋轉到垂直位置,它可根據臨床需要,停留在任何角度,使患者逐漸適應由臥位到直立位的體位變化
空氣波壓力綜合儀
技術參數:
(1)應具有壓強指示,可以實時顯示壓力強度,允差±3Kpa。
(2)壓力設定范圍:10~25Kpa。
(3)氣囊內的極限正壓應不超過40Kpa,且超過2Kpa的持續時間應不大于3min。
(4)設備應具有過壓保護措施。
(5)時間設定范圍:1~99分鐘,允差±2%,大應不大于±1min。
(6)初始充氣時間:≤60秒;
(7)噪聲≤60dB(A)
坐姿防側滑功能智能護理康復床
兒童的康復訓練及效果評估
一、康復訓練
(一)康復訓練基本原則
對智力殘疾康復的教育與訓練應該制定和實施以下基本原則:
1.可接受原則 智力殘疾兒童的教育和訓練內容應選擇兒童容易接受、符合實際發展水平和特殊需要的。
2.實用性原則 在選擇和確定智殘兒童教育康復和訓練內容時,應切實考慮到兒童未來生活和學習的實際需要,不教給兒童脫離生活的或遠離生活的“死”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