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坐姿防側滑功能電動升降訓練床起立功能
作業療法是應用有目的的、經過選擇的作業活動,對身體、精神、發育有功能障礙者或殘疾以致不同程度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和職業勞動能力的患者進行訓練,使其生活、學習、工作能力得以提高、并使其能重返社會的方法。
作業療法是促使小兒腦性癱瘓康復的重要的手段之一。
作業療法的目的:
1、維持現有功能,限度地發揮殘存的功能。
2、提高日常生活活動和自理能力。
3、促進上肢和手的功能,提高精細運動功能。
4、改善認知功能,促進情緒和社會性的發育,為回歸社會做準備。
5、為患者設計及制作與日常生活活動相關的各種輔助用具。
6、提供患兒入學前的工作功能訓練和患者職業前技能訓練。
7、強化患者的自信心,輔助心里訓練。
我們知道,手部動作的發育是由握到伸,從笨拙到靈巧。因此腦癱兒童手部動作的訓練也必須按發育的順序去進行。在進行腦癱康復時,針對手部訓練的基本原則,是以功能較好的手為中心進行,不可勉強患兒一定要使用右手,以免增加訓練的難度。
1、拿起東西的訓練:許多患兒總是拇指內收,其余四指呈握拳狀。由于手指不能伸展,所以很難抓住東西,這時家屬可做以下訓練:
讓拇指橈側外展,其余四指就容易伸展了。
一只手將患兒掌心握住,然后將腕關節背屈并施加一定壓力,保持數秒鐘。待患兒手伸展后,家屬可以把小玩具放到他手中,并稍用力握患兒手拿住玩具。當患兒學會握住東西后,家屬可選擇較輕、易抓握的東西放在手上,鼓勵患兒主動去拿。
長期臥床導致的骨折和骨質疏松;
下肢功能障礙及平衡功能減退;
下肢肌無力,本體感覺功能障礙;
下肢張力偏高引起的尖足、內翻等異常模式;
泌尿系統感染;
肺部感染及墜積性;
重癥顱腦外傷或腦炎、中風、持續植物狀態患者等。
坐姿防側滑功能電動升降訓練床起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