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坐姿防側滑功能起立家用電動康復床
康復是指綜合地、協調地應用醫學的、教育的、社會的、職業的各種方法,使病、傷、殘者(包括先天性殘)已經喪失的功能盡快地、能盡可能地得到恢復和重建,使他們在體格上、精神上、社會上和經濟上的能力得到盡可能的恢復,使他們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會(WHO)。康復不僅針對疾病而且著眼于整個人、從生理上、心理上,社會上及經濟能力進行全面康復。
作業訓練是將腦力和體力綜合運用于日常生活活動、游戲、運動和手工藝等活動中,針對手功能障礙進行訓練方法。大致分為生活自理能力、創造價值的職業工作能力和消遣活動的能力。
作業療法主要進行下列素質的訓練:
運動技能素質:肌力、耐力、關節活動范圍,調節肌張力,改善運動的協調性和穩定性,學習粗大動作及精細動作技巧。
感覺技能素質:進行視覺、聽覺、觸覺、本體感覺、實體覺、平衡覺訓練。
智能素質:包括理解力、記憶力、集中注意力、判斷能力、推理能力、創造力、想象力、組織安排能力等。
心理素質:包括獨立不依賴;積極性和主動性;順應性;現實性;自制力及自尊心。
社交素質:有集體精神、合群性、合作共事精神等。
康復訓練|偏癱患者自我康復之上肢訓練方法
偏癱患者上肢助力運動訓練
1、肩肘關節助力運動:如果上肢癱瘓比較嚴重,可以給予一個助力,進行上臂的前后運動。
2、肘關節屈曲拮抗運動:患者坐位,手掌心朝下,家人站于患肢前外方,一手握住者手腕或手掌,一手扶于上臂1/2外上側,在囑病人用力向上平抬的同時,握于患者的手用助力促其患肢上抬,扶于上臂的手做相反方向的下按,抬到一定高度,使患肢保持伸直位,重新回到原位。
3、下臂肌張力增高助力拮抗運動:患者仰臥位或坐位,用衣物或薄枕放于患肘下,家人一手置于患側肘關節上方,一手與患手相握,在囑病人用力做前臂的外旋,內旋運動的同時,家人給予助力,促進動作的完成。
長期臥床患者進行電動起立床訓練的好處:臥床患者應早進行站立訓練,電動起立床是不二之選,早期進行電動起立床訓練,能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可以增加患者各種深淺感覺的輸入,站立時配合腹式呼吸訓練,有利于改善內臟,包括膀胱的血液循環,通過負重可以促進下肢及全身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有利于防止下肢肌肉萎縮,骨質疏松,臥位到站立位的體位變化,重心從低到高的過渡,幫助患者適應立位狀態。提高軀干和下肢的負重能力,增加凈胸腰及骨盆在立位狀態下的控制能力,為下一步站立平衡訓練及步行訓練打下基礎,偏癱患者會有跟腱攣縮足下垂的狀況,偏癱患者早期應用電動起立床能安全的靠重力的作用牽拉跟腱,牽拉小腿三頭肌,緩解足下垂癥狀。站立有利于尿液,由腎臟經輸尿管向膀胱引流,預防尿液逆流所致的腎損傷。
坐姿防側滑功能起立家用電動康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