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可調舒適角度自動家用電動護理床
4.穿襪、穿鞋的訓練
1)患腳穿襪子的順序:先找好襪子上下面,用健手指將襪口張開,手掌對腳掌將腳伸入襪口;再抽出手指整理襪底、襪面,將襪腰拉到踝關節處;最后從腳跟處向上拉平整理。
2)健腳穿襪子的順序:健腿立膝,腳平放在床上,用拇趾壓住襪口一端,向上拉襪子;將襪尖整理合適后,拉襪腰至踝關節處;整理。也可將健腳放在患腿上,與患腳穿法相同。
3)穿鞋和脫鞋:應選擇穿脫方便的鞋。對彎腰有困難的患者,可用簡易穿鞋器協助穿脫。家人到市場上買一普通鞋拔子,用一圓棍將鞋拔子固定在上面即可。
更衣訓練注意事項
1)患者學習自己穿脫衣服時,健側應具備基本活動功能,有一定的協調性、準確性和肌力。
2)穿脫褲子時,患者應具備有坐位和控制平衡的能力,掌握橋式運動方法,以便能將褲子拉到腰上。
適應癥
制動、運動減少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用性肌萎縮;
骨骼肌病變引起的肌萎縮;
神經性病變引起的肌肉功能障礙;
關節疾病或損傷造成的肌力減弱;
骨骼肌因素造成的功能障礙;
健康人或運動員的肌力訓練。
癱瘓患者電動站立床訓練致直立性低血壓的相關分析
目的:分析電動站立床訓練時,可能影響患者發生直立性低血壓或出現頭暈、胸悶、心悸等不適的相關因素。方法:對2003-03/12在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康復科進行電動床站立訓練的58例癱瘓患者,記錄其年齡、性別、職業、診斷、癥狀、伴發病、病程、臥床時間、每次站立訓練持續時間、站立角度等,分別使用χ2檢驗和多元逐步回歸方程進行單因素及多因素相關性分析。結果:單因素資料分析顯示,下列因素為患者站立訓練時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或不適的危險因素:職業—病前從事非體力勞動者(P0.01)、臥床時間1個月(P0.01)、第1周站立訓練角度70°(P0.01)、并發心臟病、糖尿病等,這些患者在訓練過程中容易誘發體位性低血壓或出現頭暈、胸悶等不適。而性別(P0.05)、年齡(P0.05)、癱瘓情況等與引起體位性低血壓或頭暈、胸悶等不適關系不大。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患者第1周站立訓練的角度、臥床時間、是否有伴發病及職業等密切相關。結論:在給患者進行斜床站立時,要注意影響患者發生體位性低血壓的危險因素,訓練過程中密切觀察病情,以防發生不良反應,使訓練能安全、有效進行。
可調舒適角度自動家用電動護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