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公司提供專業第三方氣體檢測報告,提供上門采樣服務,歡迎來電咨詢!
二氧化碳
1850年,愛爾蘭物理化學家安德魯斯(即托馬斯·安德魯斯,Thomas Andrews,1813年—1885年)開始對二氧化碳的超臨界現象進行研究,并于1869年測定了二氧化碳的兩個臨界參數:超臨界壓強為7.2MPa,超臨界溫度為304.065K(二者在2013年的公認值分別為7.375MPa和303.05K)。
1896年,瑞典化學家阿累尼烏斯(即斯萬特·奧古斯特·阿累尼烏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1859年—1927年)通過計算指出,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一倍,可使地表溫度上升5~6℃。
20世紀50年代初,蘇聯、日本等國學者通過研究成功地將二氧化碳氣體應用于焊接,由此產生了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
?
CO2分子形狀是直線形的,其結構曾被認為是:O=C=O。但CO2分子中碳氧鍵鍵長為116pm,介于碳氧雙鍵(鍵長為124pm)和碳氧三鍵(鍵長為113pm)之間,故CO2中碳氧鍵具有一定程度的叁鍵特征。
現代科學家一般認為CO2分子的中心原子C原子采取sp雜化,2條sp雜化軌道分別與2個O原子的2p軌道(含有一個電子)重疊形成2條σ鍵,C原子上互相垂直的p軌道再分別與2個O原子中平行的p軌道形成2條大π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