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公司提供專業第三方氣體檢測報告,提供上門采樣服務,歡迎來電咨詢!
氦氣
超流動性
卡美林·奧涅斯是第一個得到液氦的科學家。他又將溫度進一步降低,試圖得到固態氦,卻并沒有成功(固態氦是1926年基索姆用降低溫度和增大壓力的方法首先得到的)。
對于一般液體來說,隨著溫度降低,密度會逐漸增加。卡美林·奧涅斯使液態氦的溫度下降,液氦的密度增大了。但是,當溫度下降到零下271℃的時候,液態氦突然停止起泡,同時密度也突然減小了。
這是另一種液態氦。卡美林·奧涅斯把前一種冒泡的液態氦叫做氦Ⅰ,而把后一種靜止的液態氦叫做氦Ⅱ。
把一個小玻璃杯按在氦Ⅱ中。玻璃杯由空的漸漸裝滿了。把這個盛著液態氦的小玻璃杯提出來,掛在半空時,玻璃杯底下出現了液氦,不一會,杯中的液態氦就“漏”光了。
氦Ⅱ能夠倒流,它會沿著玻璃杯的壁向高處倒流。此現象只能在低溫狀態下才會發生,名為“超流動性”,具有“超流動性”的氦Ⅱ叫做超流體。
后來,許多科學家研究了這種怪現象,又有了許多新的發現。比如1938年阿蘭等人發現的氦刀噴泉。在一根玻璃管里,裝著很細的金剛砂,上端接出來一根細的噴嘴。將這玻璃管浸到氦Ⅱ中,用光照玻璃管粗的下部,細噴嘴就會噴出氦Ⅱ的噴泉,光越強噴得越高,可以高達數厘米。
氦Ⅱ噴泉也是超流體的特殊性質。在這個實驗中,光能直接變成了機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