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評職稱學術成果可以用論文也可以用著作,很多人習慣發論文來評職稱,而實際上,隨著論文越來越難發表,大家開始關注起著作來。從前沒有注意到著作,現在恍然大悟原來著作也能評職稱加分,且加分還不低!!!從多年的從業經驗來看,評職稱著作比論文有很多優勢,評職稱主要看中的是資料的含金量,著作往往比論文更容易加分。
論文是發表在期刊雜志上的文章,篇幅通常在3000-5000字,有普刊論文也有核心論文,需要有刊號,即ISSN和CN刊號。著作是通過出版社正式出版的針對某一學科某一問題進行全面系統論述的書,需要有書號,即ISBN和CIP號。
論文著作都是學術成果,是學術研究的總結闡述,可以作為評職稱的依據。在實際評職稱中,著作往往比論文具備更多優勢,具體總結如下:

1、著作操作難度低。
論文通常要查重,重復率不能高于20-30%,由于雜志版面有限,要優中選優,論文拒稿率是很高的,論文稍有缺陷就可能面臨審核不通過。
而相對的,著作出版一般不查重,查重也很難有那么高的要求,且著作一旦撰寫出來,只要表達了個人創新性的觀點,有自己創造性的付出,就可以出版。著作自費出版的話,被拒的可能性很低,非常容易通過出版。
2、著作出版周期時間短
普刊論文周期通常需要3-4個月,核心論文周期通常在一年以上,核心論文扎堆還需要等排期。著作出版周期通常是6-10個月左右,一本獨著相當于核心論文的價值,可以說著作出版周期是相對短的。所以從發表周期上來說,著作比論文快。
3、著作職稱加分較高
評高j職稱,一本獨著通常可以加15-20分,可頂2篇核心論文。所以,按照性價比來說,著作職稱加分較高,且相對便宜。
4、著作操作風險小
現在核心論文審核非常嚴格,論文抄襲啦、造假啦、數據是否嚴謹啦,備受輿論關注。且核心論文成功率比較低,還要求數據庫收錄,即便是代發表,也不能保證百**百發表成功。而著作就不同了,著作大多是自費出版,只要出版社那邊接了,出版率幾乎百**百,沒有那么多的麻煩。
綜上,著作比論文更省心省力,在評職稱時,著作比論文更具備優勢。因而近年來,隨著論文審核越來越嚴格,發表周期不穩定,很多朋友轉而開始出版著作,獲得更高的職稱加分!
如需要圖書著作出版、發表論文、專*申請轉讓、軟件著作權
請聯系編輯:QQ:834598303 ; 835852213 ; 2851618620
電話:13383862906(微信同) 座機: 0371-55199381
從業經驗較久,可出版各類專業職稱用書,也可出版以下范圍方向的書:一、人文社科;二、教育科技;三、文學藝術;四、經濟商務;五、地方文化;六、史志年鑒;七、人物傳記;八、如煙歲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