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I步態機器人認知走路訓練與評估器結合人性化
下肢骨折康復訓練方法
1、鎖骨骨折術后康復
1.1、術后2-3天,疼痛減輕,鎖骨帶外固定后可下地站立,站立行走時保持叉腰挺胸姿勢。
1.2、術后1周,傷口拆線。
1.3、術后1-2周可以練習手部及腕、肘關節的各種活動,如“抓空法”“伸指伸腕法”等。
1.4、術后2-3周做肩部后伸活動,如“彎腰劃圈法”等。
1.5、術后3-4周,可逐漸做肩關節的各種活動,重點是外展和旋轉活動。
1.6、出院指導:囑其保持正確的姿勢,早期禁止做肩前屈動作,防止骨折移位。定期每月復查。
17、步態分析功能:實時反饋患者在行走中腿部用力情況,鼓勵患者主動參與,實時評估患者用力方向,通過分析反饋患者可及時糾正錯誤步態;
18、跟蹤評估功能:設備將患者大、小腿肌張力變化情況及髖、膝關節活動數據動態描繪成曲線圖形進行顯示,治療師通過觀察一個步態周期內任意時刻數據調整治療,防范訓練風險;
*19、引導患者正確發力系統,通過傳感器技術,實時判斷患者髖、膝部位在行走過程中的擺動相和支撐相的發力是否正確,通過實時反饋供患者及治療師觀看,可直觀判斷用力情況,引導患者主動正確發力;
20、減重裝置及步行訓練臺可單獨用于患者訓練使用,為患者提供多樣化的下肢訓練模式;
21、設備背部、臀部、大腿、小腿、足部支撐裝置均可根據患者身材進行長度、寬度、深度、圍度的調節;
沛縣鹿樓鎮中心衛生院 |
銷售產品發往用戶名單 |
蘇州九龍醫院 |
銷售產品發往用戶名單 |
泰州市陽光寶貝殘疾兒童康復中心 |
銷售產品發往用戶名單 |